此時康熙上有些年少氣盛,有些不滿福全的這個提議,“二哥,吳三桂早有反意,撤不撤藩他都要反,那還留著這人乾嘛?”
福全捏了捏眉心,端了杯溫水給康熙道:“平南王主動撤藩,靖南王之子為額駙,常年在京中,等老將一死,小將威望不足,到時候咱們再打易如反掌。隻有吳三桂有反意,其他兩藩咱們可以先下手為強。”
要是旁人來勸康熙,康熙肯定聽不進去,但誰讓福全親自來向他說了,於是康熙取消了之前一同撤藩的決議,他讓已經七十歲的尚可喜告老還鄉,允其第二子繼承爵位,又派兵安撫了其他兩藩,告訴他們靖南王主動撤藩康熙才撤的,他們兩人的藩地康熙不準備動。
果然,不知吳三桂的在封地有何動作,耿精忠卻是被安撫下來了。耿精忠娶了皇太極長子豪格之女,算得上是朝廷的額駙,對關外的能力掌控並不強,常年待在京城,這次康熙去的使者還帶了大量的賞賜,所以耿精忠的疑心儘消,又開始貪圖享樂了。
等到廣東成功撤藩時,康熙將目光對準了耿精忠,在一次其攜子歸京之時,將人扣留。福建雖有動亂,可規模不大,安親王嶽樂帶兵前去平叛,沒有多久就傳來了好消息,如今三藩隻剩了最大的一個難題,吳三桂。
康熙這一係列動作,吳三桂終於回過味兒來了,開始在藩地叛亂,打著反清複明的口號,可這次的動作跟上輩子比,規模明顯小了很多,康熙派遣簡親王喇布,安親王嶽樂前去平叛。
三藩之亂剛打響就被康熙不著痕跡的瓦解了一半兒,康熙想到那日福全苦勸他不禁暗自慶幸,若是沒有聽二哥的話,如今還不知道是何種模樣。
三藩之亂開始沒多久,那拉氏便生了她的第二個孩子,由於康熙憂心前線的狀況,便為其起了個乳名,叫做保清,希望他能保佑大清繁榮昌盛。
剛出生的保清被康熙親自送到了福全手上,“二哥,保清就拜托你了。”
福全接過孩子道:“放心吧,三弟,二哥一定會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的。”
裕親王府突然多了一個孩子,還是有幾分熱鬨的,嫡福晉西魯特氏親自照顧,愛的跟什麼似的,尤其是保清從小就活潑好動,五六個月便長得虎頭虎腦。
上輩子福全就覺得保清是最像他的人,隻是他注意到胤褆時他的性格已經定型了,如今保清被福全教育的很好,誰見了都很喜歡。
生活在京城中的大小官員經常看到裕親王福全抱著一個奶娃娃去大街小巷閒逛,無論這奶娃娃看上了什麼,裕親王總是大手一揮,將東西全部買下。
保清周歲的時候,康熙終於給他起了個大名叫做胤褆,康熙也親自登門,見到了自己一年未見的兒子,保清剛出生時紅彤彤的,又瘦又小,如今已經滿了周歲,完全是大變樣。
福全經常帶著他走路,所以保清走的很穩的,康熙到的時候,保清正坐在毛毯上捧著一小塊奶糕吃著,眼睛很亮,小臉被撐的鼓鼓的,邊吃還邊搖頭晃腦,像隻可愛的小倉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