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五、四、三、兩、一,起飛,點火。
起飛時間07時,30分、31秒、409毫秒。”
伴隨著和地震一樣的巨大震動,白色火箭箭尾冒出藍橘色的火焰,一圈圈的馬赫環非常醒目,襯托著神舟十一號飛船向太空飛去,發射場內的倒計時聲也被火箭發動機的聲音所遮蓋。
尤其是大地傳來的震動聲,直接讓趙玄感覺自己的內心跟著一起顫抖。
發射場外置音響裡還時不時傳來航天控製中心的指令聲,沒過多長時間,火箭便穿過雲層,向外太空飛去。
看著這一幕,趙玄也清楚,自己早晚也要去月球一趟,但很明顯現在的火箭他根本做不了,他沒航天員的身體素質以及航天器操作能力。
現在的航天員都是從龐大數量的戰鬥機飛行員中篩選出來的,每個人的飛行時間都在4000小時以上,飛行經驗非常豐富。
至於趙玄自己,做飛機能不吐,就已經很好了,更彆說去承受超過8個g的重力加速度。
要知道為了完成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基地內多達上千名工程師以及員工負責保障工作。
全國數十個測控區進行測控,海上還有五艘遠望測控船數據支持,南太平洋以及非洲也有測控基地。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體係做支持,載人航天根本完成不了。
就像隔壁出雲國,雖然也想去太空浪一把,結果隻能做大毛家的載人航天飛船去國際空間站,因為漂亮國自己現在還處於航天飛機發展的後遺症時期,沒有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載具。
“怎麼樣,這一幕震撼吧,每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把曆年火箭發射的視頻看一遍。
不過現在航天科技集團的壓力也挺大的,sacex公司可回收火箭發射成功之後,一些國際衛星發射訂單都被毀約。
將來沒有國外訂單的資金支持,少了一大筆額外收入。
要知道憑借你們實驗室生產的工具機,航天領域製造業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以前很多處於圖紙階段的火箭,現在都準備立項開發。”
看似現在載人航天科技開發的不錯,但火箭技術的提升受限於製造業水平的限製一直進步緩慢。
冷鋒所說的也有道理,對於sacex公司的技術進步,趙玄也留意過,沒辦法,上世紀nasa發動機技術的紅利,可以吃到現在,sacex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發展,肯定比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平地起高樓要簡單的多。
至於火箭技術的進步,趙玄哪家都看不上,現在這種化學能火箭隻能在地月星係之間飛飛,再遠一些的火星,如果靠化學能火箭,得飛半年多,往返就是一年多的時間,燃料以及航天員生活不寄根本不夠,還隻能每隔兩年發射一次,效率太低。
如果不解決飛船飛行速度的問題,將來大規模移民火星就是做夢。
工質推進飛船和非工質推進飛船才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選擇。
所以趙玄看現在的火箭,就和看晚上絢麗的煙花一樣,反正都是一次性的產物。
哪怕是sacex公司的可回收火箭,現在以及將來能回收的也就是第一級火箭助推器,使用次數也是有限製的,隻不過發射成本降低許多。
而且趙玄也不希望係統馬上開出宇宙飛船方麵的技術,製造業水平達不到標準,設計圖再好看也沒有用。
核動力航天發動機的研發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進行過,之所以沒成,就是製造業水平不達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