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依賴人體,意識才能得以存在。
即使意識上傳至虛擬世界中,也是一團數據而已,不具備獨立的人格。
想要維持這麼龐大的數據內容,現有的數據中心已經不夠了。
趙玄開始思考,該如何處理完全潛行技術所帶來的腦機連接技術,有了它,未來保護傘科技公司相當於從新構建一個新的虛擬世界。
舊的網絡世界也將被新的虛擬世界所取代。
……
……
“趙總,這是我們實驗室在酒泉以及文昌規劃的兩座發射基地,都將交由國家航天科技集團負責建造。
另外,兩座總裝廠房也開工修建,趕在年底以前可以完工。”
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飛船的長度雖然隻有3475米長,遠沒有一般的運載火箭大。
但火箭都是各推進器分拆之後,抵達發射基地再繼續組裝的。
可飛船不同,出廠的時候就已經組裝完成。
馬路、高速公路、鐵路都無法運輸,這個寬度想要去酒泉連隧道都過去吧。
因此趙玄打算將零部件送到航天發射場總裝廠房內進行組裝。
除了距離近省去長距離運輸的麻煩以外,廠房在航天基地內,保密工作也簡單了許多。
誰會不睜眼跑去航天基地裡竊密,膽子不要太大。
負責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試車的饒易第一時間返回帝都以後,變了來找趙玄彙報。
“你們都要全程參與飛船生產工作,好好像人家學習,更要學習人家的精神,機會難得,要懂得珍惜。”
能在航天基地內建設發射場,算是航天局給了趙玄天大的麵子。
國內其他民營航天企業,想要進行實驗,必須得在劃定的那一塊區域進行。
一般離酒泉遠的很,都是找塊沒有人居住的空地進行實驗。
至於文昌基地就更不用提了,現在除了火種實驗室獲得批準以外,其他民營航空公司根本沒這個機會。
趙玄現在所享受的這一切都建立在脈衝激光推進器試車成功上。
“另外直播環節協調的怎麼樣,這次一定要重視,儘可能的進行全流程直播。”
要不是現在廠房還沒有建成,趙玄早就打算直播了,有直播畫麵,才能達到宣傳的效果。
“我會進行安排,好在我們可以自產攝像頭以及各種光學儀器,否則連畫麵都沒有啊。。”
航天本質上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碰的一種興趣,但趙玄的目的就是把與普通人間的關係拉進,成為一種全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