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將生物實驗室的任務全都安排下去以後,趙玄就一門心思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神舟”星際飛船上。
主要是楊威那邊催的緊,才在帝都帶了一個多星期就被叫回了酒泉航天發射場。
伴隨著既定首飛日期的到來,飛船試飛的節奏也逐漸加快,從原來的一周一次到現在的三天一次。
在酒泉航天發射基地內,每個人都緊鑼密鼓的工作著,因為他們都清楚自己即將見證曆史。
………………
“王總,這是航天科技公司報上來的商業方案,如果公司這邊沒同意,他們馬上開展。”
這邊飛船正在加緊測試,王文菱這邊一樣沒閒著。
國家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技集團因為國企加軍企的性質,所做的技術項目都已科技探索為主,沒有開展商業航天項目的打算。
這就留給了保護傘科技公司無限的商機,彆的不說人類對於太空充滿了臆想。
是個國人就能哼上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再加上nasa官網活動中登記到的全球已經超過30萬人擁有移民火星的想法。
就可以清晰的知道,人類對於頭頂那片天空從來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這裡麵的商業利益有多大。
至於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提出的商業航天項目裡,最重要的就是承接商業衛星發射以及太空旅行。
之前被sacex公司拉低到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每公斤5000美元的價格,相比起來來全世界第一家商業衛星發射公司arianesace的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價格為每公斤2萬美元。
但現在商業衛星發射市場裡,又多了一個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直接將價格拉低至每公斤1500美元,還是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價格,近地麵軌道衛星價格更低。
看著自己手裡的項目書,王文菱就清楚,等對外公布以後,會對國際航天發射市場產生怎麼的衝擊。
最重要的是1500美元的價格,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還有很高的降價空間。
如果不算“神舟”星際飛船生產成本與維護成本的話,每次飛船發射的成本不超過50萬rb,而在不加裝外部貨艙的情況下,滿載載荷卻高達100噸。
一次發射,足以攜帶超過200枚小型衛星,哪怕重達4噸的通信衛星,也可以攜帶20顆左右。
為此連已經超高密度發射的北鬥導航三號衛星也暫停了發射任務,沒辦法,使用“神舟”星際飛船來發射衛星成本低的可憐。
要不然為什麼楊威院士著急呢,有了“神舟”星際飛船,本來預定準備好2018年12月以後的衛星發射計劃全都喊停。
至於太空旅行,王文菱就更不急了,按照準備,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將會在“神舟”星際飛船首次大氣層外飛行以後,公布自己的太空旅行計劃。
現在舞台已經搭好,就看趙玄的了。
這次大氣層外飛行能不能成功,誰都無法預料,連趙玄也不行,隻能把工作做細致,仔細檢查。
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計劃,趙玄還沒來得及看,他現在正在飛船總裝廠房內站好最後一班崗。
總裝廠房後麵的牆壁上,掛著四句話,說明了趙玄以及現場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
特彆能吃苦
特彆能戰鬥
特彆能攻關
特彆能奉獻
20個大紅字格外顯眼,有時候注意力一不集中,回頭一看就收了自己想開小差的心思。
仿佛有人在自己身後監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