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黑科技研發係統
“趙總師,趙總師……”
在會議室一路走來,趙玄就被問候了一路,不管彆人年齡多大,身上的頭銜反正是這裡最大的幾位。
趙玄也沒有客氣,從“神舟”星際飛船發射以來,他早已習慣這樣。
處於會議的人到齊之後,最為會議主持的彭飛直接開門見山。
“在坐的各位呢,都是各航天研究院、研究所的骨乾和負責人。
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研討新的載人登月項目,任務代號嫦娥。”
其實在私底下,彭飛已經和趙玄討論過新的載人登月計劃,之前那個已經完全被舍棄。
轉而投向現在的登月計劃。
其實如果想現在去月球也沒有問題,依照“神舟”星際飛船的能力,往返隻需要6小時,從國內最北邊坐飛機至最南方的時間。
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去月球,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重要的是如何在月球開展科學實驗研究,並計劃建設月球基地,做到長期有人值守。
月球的環境可比地球與火星嚴苛多了,那裡沒有大氣層,一個月的時間有一半是零下180攝氏度的月夜。
至於白天的溫度能達到172攝氏度。
在月球上,每個月有14天白天,14天黑夜,兩者相互交替。
航天員在這樣的溫度環境下能不能生存,問題非常大。
同樣,還有遇到隕石撞擊、太陽黑子爆發等一係列宇宙現象。
總不能幾個航天員去了月球回來發現體內癌細胞含量遠高於正常人。
這就是登月時所必須配套的技術保障。
至於食物以及氧氣補給,有星際飛船在也不是問題。
“nasa打算使用sacex公司的星艦趕在2021年,甚至2020年以前登月。
而我們必須得趕在他們前麵,月球價值最高的,當然就是月壤中所富含的氦3資源了。
所以我們必須得在nasa之前實現登月,對月球展開全方位的探測,找到富含氦3資源的地方。”
氦3,實現核聚變的一種原料。
作為星際飛船總設計師,趙玄再明白不過。
月球的氦3資源將會引發多大的轉變。
“核聚變有5種方式,其中最耐用的便是氘氦反應,既清潔而又不缺原料。
即使為了氦3,我們都必須加快腳步。”
與核裂變不同,現在核聚變唯一的應用便是蘑菇蛋,也就是氘氚反應。
那股無法限製的絕對力量變得可以使用時,阻礙人類發展的能源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像太陽的核聚變,便是氫氫反應,有氦參與的便是氘氦反應。
這幾種元素裡,氘是相對容易獲得的,除了電解重水,其實氘氣和氫氣沸點不同,蒸發法也可以直接獲得氘氣。
而氚是放射性元素,半衰期125年,自然界裡幾乎沒有氚。
氚的獲得目前看,主要靠增殖反應堆,用中子轟擊含li的材料,這種含li材料我們稱為增殖劑。
現在主要的增殖劑有正矽酸鋰和鈦酸鋰,這種產氚的辦法效率非常低,產量一般在克的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