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美元的估值。”
在趙玄看來,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價值何止千億,光是神舟星際飛船所使用的慣性阻尼器,就不值這個價。
要不是趙玄自己研發,前期實驗過程不需要走彎路,彆的實驗室想搞出來所花的成本就不止這個價。
“還有第二個好消息,昨天的《自然》期刊上刊發了中科院月球研究所趙博院士團隊的論文。
他們在月球月壤、月塵以及月岩中發現大量可利用的氦3,未來大規模開采月球氦3實現核聚變利用將變成可能了。
這次發現直接把核聚變可實現的事件提早了50年,這裡麵可有我們的功勞。
有了氦3,實現氘氦3聚變也變成可能,氘氦聚變的中子輻射很小,能量輸出比氘氚、氘氘更強,我們人類將要不缺能源了。”
如果說第一個消息是好消息,那第二個消息簡直不要太好。
且不說氘氦核聚變對人類曆史進程發展的意義,光是從月球將氦3資源運回地球,還非得靠火種實驗室生產的神舟星際飛船才行。
“找一下那份論文,給我看看。”
得知這個消息的趙玄,馬上停下手裡的工作,從駕駛艙裡鑽出來。
“沒問題,現在全球媒體都在報道呢,某些國家彆提有羨慕嫉妒恨了,那語氣要多酸有多酸。
對了,還有油價。”
在網上找到趙博院士實驗團隊的論文之後,饒易馬上遞給了趙玄。
接過平板,趙玄往總裝廠房外的休息區走去。
準備好好看看這篇論文。
論文內容當然是非常多的,從sa處接收月球岩石、土壤標本以來,他們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論文內容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首先他們發現月球直至196億年以前依舊存在岩漿活動。
直接將月球壽命往前推至196億年,最起碼在196億年以前,月球已經誕生,成為地球的衛星。
第二個研究內容就是在月球岩石、土壤中所發現的氦3。
氦3在月球中的形態,類似半導體工藝中的離子注入,高速離子打到固體中。
像是釘釘子,氦3和固體物質的這種結合方式非常“結實”,一方麵很好地存留了氦3,另一方麵,開采月球氦3變得異常困難。
另外存留月球氦三並不是隻有這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隻是非常簡單的物理吸附,原理也很簡單,固體的表麵張力大於液體,依靠固體的表麵張力即使在超真空狀態下也能很好的吸附氦3氣體。
這個樣子有點像水中溶氧溶氮,即使在很低的壓力下,隻要水以液態的型式存在水中的溶氧溶氮比例因為表麵張力也不低。
並且開采出來的副產物非常多,1噸氦3,還可以得到約6300噸的氫、70噸的氮和1600屯碳。
隻不過後者所包含的能量比起1噸氦3來,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月球上的氦3由太陽風沉積而成。與地球不同,月球沒有能夠偏轉太陽風的磁場,也沒有大氣。這樣“裸奔”的月球使得80的入射粒子能夠植入月球表麵並與月球表麵的礦物發生化學反應。
這是月球富含氦3的原因,但氦3在月球表麵的分布卻是不均勻的。在月球表麵,高鈦玄武岩區的氦3儲量要比其他地區高得多。相應的,低鈦玄武岩風化層中氦3的豐度較低。
所幸飛船降落的月球風暴洋呂姆克山脈區域屬於高鈦玄武岩區,氦3肯定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