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演習一直在進行著,還打了眾多飛行員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雙方使用的導彈以及機炮都不可能是實彈,而是數據鏈。
由導演組評定擊落標準。
在第一次“擊落”人類戰鬥機之後,導演組再次給了飛行員一次機會,讓他有反應時間,雙方重新開始。
可最終結果並沒有什麼差異,雙方靠近之後,憑借雷達隱身優勢,兩枚近距格鬥彈直接帶走。
儘管之前已經有j20使得所有人感受到飛機代差所帶來的戰鬥力,但現在更讓大家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應龍1可是無人戰鬥機,在與全國最優秀飛行員較量時完全不落下風,還能憑借飛機技術優勢做到完勝。
既然是無人機,那就意味著不需要飛行員資源,不需要飛行員訓練磨合時間,飛機隻要從生產線下來,就可以投入一線作戰。
相比於j20,從飛行員接手飛機開始訓練,到能獨立完成飛行任務,中間可以橫跨4年上下。
雖然應龍1的生產成本與j20不相上下,但能夠及時使用的原則,已經超越了所有飛機。
“趙總師,這款飛機的數據鏈傳導是怎麼進行的?還有飛行邏輯怎麼判定,萬一出現失控的情況怎麼辦?”
對於應龍1無人戰鬥機來說,沒有人不好奇,其實現場觀摩的眾多將軍們。
好在趙玄這位總師就在現場,於是立馬被人拉來詢問了起來。
“數據鏈傳導的問題大家不用擔心,除了靠基地信號傳導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衛星、空中預警機下達任務指令。
哪怕在麵對高強度電磁壓製時,飛機”ai也可以憑借起飛前所加載的任務計劃,按標準完成,直至返航。
至於飛機失控則完全不用擔心,我們有完備的預案設計,在飛行過程中,ai會時刻對飛機進行自檢,一但ai發現不正常數據鏈,馬上就會返程,導彈保險也會鎖死。”
趙玄知道大家在擔心什麼,這畢竟是戰鬥機,不是機器人,一但失控飛機所攜帶的導彈可不是用來玩的,那個責任可不是在開玩笑。
但在趙玄看來,他寧願相信機器,都不相信人心,ai比人靠譜上百倍。
作戰半徑8500公裡,最高巡航速度3馬赫,如果在東海邊上起飛的話,那附近絕大多數有人區都在它的打擊範圍內。
像最好的渦輪扇發動機,飛行壽命為8000小時以上,相當於實際使用7年。
而應龍1的脈衝激光推進器才開發不到一年,具體使用壽命還在測試中。
不過神舟星際飛船使用的同類脈衝激光推進器在加速任務試車期間已經連續運行了超過10個月,中途不需要維護。
這個時間周期,足夠往返火星10次,實際使用時間可以多達78年。
因此,應龍1發動機的壽命周期一樣非常長,短期內不需要大的維護,對於後勤來說非常友好。
接下來的時間,趙玄仿佛成為學校的老師,現場為眾人對於應龍1的很多問題,從飛機性能、操作性,飛控、火控等等,講了整整一個下午。
至於還在天上的飛行員則覺得十分憋屈,連敵人都沒有看到自己就被消滅的感覺是真的不友好。
夜幕之下,戈壁灘上的溫差非常大,相比於白天的炎熱,夜晚的涼爽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我說趙玄,這剛吃完晚飯就來散步,是不是也太養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