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
“目前,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的基本測試環節已經結束,據航天員反饋,在其中生活、工作、休息的感覺非常好。
他們的效率也提升了不少,所以sa決定將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與天宮空間站對接,趙總師,你看還有什麼問題嗎?”
sa的會議室內,正播放著航天員這段時間以來在其中的視頻資料,無論是運動還是生活,都與地球相差無幾。
尤其是在重力環境下能夠正常的上廁所,對於航天員來說簡直不要太方便。
“當初在設計建造它的時候,標準都是按照國家航天標準去建的,艙門規格都一樣,與天宮空間站對接沒有任何問題,電力、生命維持係統用的也都是同樣的一套,連接端口都留在。
隻要天宮空間站的航天員出艙接在一起就行。
但它畢竟隻是一個試驗體,內部設備安裝都沒有達到最完美的狀態,真的能行嗎?”
按照趙玄的設想,天宮空間站應該可以使用更好的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航天艙。
“沒事的,天宮空間站隻是我們太空發展的第一步,未來還有南天門計劃,天宮二期計劃等等。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航天員的健康,我們不能讓他們每次去了太空6個月,回來以後休息2年以上的時間。
而且現在這批航天員已經在太空呆了3個月,水腫的很厲害。”
負責航天員訓練保障工作的黃總師,一臉的心疼,航天員都是從全國飛行員中選出來的寶貝,也就那麼幾十個,不能不考慮讓他們的太空生活更好一些,將來留下的後遺症也更少一些。
“為了航天員的健康,試驗體就試驗體吧,想設計生產新的,得花1年時間,我們等不及。”
大家都這麼說,趙玄隻能妥協。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趙總師的意思,我們也清楚,追求完美得花時間,我們以航天員生命健康為第一標準。
但正式的重力航天艙,sa也在準備立項,將來的生產、設計工作也都得交給趙總師。”
最後,sa局長趙柱成直接拍板,大家都沒意見,趙玄當然更沒有反對的意見。
如果不使用在天宮空間站上,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隻能在太空飄著,利用率遠不如給空間站使用。
“既然決定已經做了,事不宜遲,火種實驗室那邊會立刻投入工作,爭取在三天以內實現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與空間站的對接。”
趙玄站了起來,將麵前的文件拿起準備離開會議室。
“沒問題,空間站這邊也會進入準備階段,具體對接時間等裝備工作結束之後再做敲定。”
決定一做,趙玄也就不再停留,馬上趕回火種實驗室,交代工作。
距離地麵400公裡的軌道上,一艘神舟星際飛船尾部推進器緩緩啟動,碰出的等離子體將飛船以及飛船對接的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進行軌道轉移,準備前往天宮空間站所在軌道進行對接。
“老板,軌道數據計算工作已經結束,上傳工作也完成,現在飛船正按照數據自動駕駛前往對接軌道。”
“嗯,做的好,嚴格監測,如果出現問題,要第一時間人工乾預。”
有超級計算機以及ai在,計算對接軌道連幾分鐘時間都用不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火種實驗室也將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的控製權轉交給了sa的空間控製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