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到清明,便是那下不儘的春雨。
距離在火種核動力開發實驗室所進行的實驗已經過去一周時間。
這一周時間裡,趙玄哪裡都沒有去,就在家中貓了一周。
這也是冷鋒的意思,看核聚變計劃有沒有會因為趙玄前往長安而造成泄露。
在返回帝都的飛機上,趙玄才知道,原來早在2年前,中科院拿到應用型超導體材料之後,今天他們所做的一切就已經在準備中。
2年時間,兩桶油以及海油、海氣,都在大量儲存原油以及天然氣資源,甚至為了拿到原油,用最傳統的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
而兩桶油的投資以及運營項目也在進行改革。
對傳統燃油車加稅,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稅務補貼,加大報廢力度。
得益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成熟,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不斷得到突破,銷量也在節節升高。
核聚變受控之後,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誰都無法全麵評估。
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人永遠不可能想到未來蒸汽機的力量。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便是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將大幅降低,電力需求也會進一步升高。
但化石能源重要性的減弱不是一瞬間,這個過程很可能需要10年以上。
彆的不說,光是國內上億輛燃油車的耗油需求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彆說還有貨車使用的柴油、飛機使用的航空柴油、石油衍生化學產品等等。
工業血液的稱號不是說著玩的,而是石油價值的真正體現。
“爸爸,暫未在第二世界發現有關火種實驗室核聚變反應堆的有效信息。”
作為第二世界控製智能中樞,結衣有一台全球算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做支持,做大數據收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工作。
尤其是在第二世界中,有任何數據交流都躲不過結衣的監測。
這就是大數據的能力,從無儘的數據中,抓取自己想要的數據信息。
不過,結衣沒能抓到有效信息,也說明了火種實驗室核聚變受控實驗成功的消息保密工作的到位。
“沒有其他事了吧?”
“有,火種材料實驗室剛剛上傳了一組數據,他們開發的“刀刃”碳納米管材料已經經過檢測,完全符合之前提出的設計標準。”
“刀刃?哦對,他們是有這個項目,把數據調給我看看。”
趙玄腦海中浮現著當初項目報告書交到自己身上時,裡麵對材料進行設計的標準。
“刀刃”碳納米管材料可不是芯片,雖然都是碳納米管材料,但在納米層次雙方分子的排列順序是不一樣的。
按照設計,刀刃碳納米管材料硬度以及柔韌度應該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材料,沒有之一。
隻是沒想到,被材料開發部門的人搞了出來。
而之所以對這種基礎性材料進行開發,就是為了滿足趙玄之前一個設想。
太空之所以沒辦法對普通人普及,就是因為其高昂的成本,雖然神舟星際飛船可以實現重複利用太空資源,但這個成本還是很高。
那如何讓一個普通人都有能力一生之中不需要花太大的代價前往太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