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平均溫度提升了12攝氏度,河套平原的最高溫度一直在突破曆史記錄。”
說起這個,王文菱還覺得挺神奇的,北方環境開始變得濕潤、適宜了,地球大環境的變化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這個很正常,能量是守恒的,熱量也很越來越多,在上一個小冰河期以前,中原地區可是有老虎和犀牛的。
當然想回去那個時期,可能得等上百年。”
很明顯,從明朝開始的小冰河期已經結束,地球升溫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關係,自身回溫也是原因,並且還是主要原因。
“那就好,否則地球得多熱啊,哦,趙玄實驗室有什麼技術儲備嗎?可以使用在這次東水西調工程裡的,我們到時好招標。”
“整個工程最難的不是淡水,而是運輸這些淡水資源。
從津門到帝都還好,可以開鑿河道,但從帝都一往西就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區,中間還有王屋和太行兩座大山。
在上千米高的山上開鑿河道不現實,因此隻是使用像天然氣運輸管道一樣的管道來抽送,直徑得在2米以上。
這些管道使用橡膠或者鋼鐵的話,成本算下來一噸水能夠達到幾百塊錢,太貴了。”
就在趙玄動腦子想的時候,結衣突然開口。
“爸爸,我們可以使用穹頂材料啊,成本低又堅固。”
“對了,我怎麼忘了你這個小寶貝,結衣,模擬一下全工程線路。”
有一台世界上算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做支持,結衣沒用幾分鐘就在地圖上先模擬出了工程線路。
從津門出發,橫貫整個北方,再到西北。
黃土高原先不說,整個河套平原如果有足夠水資源的話,那萬裡沃土能多多少適宜種植的區域,多多少適宜居住的城市。
“技術上沒有問題,實驗室研究的穹頂材料由聚乙烯製成,成本並不高,用來做管道再合適不過,多粗的都行。
至於水資源運輸的電力需求,更不缺,越往西北越不缺點。”
如果東水西送工程全部竣工,那它所發揮的作用甚至要比三峽大壩還要高,看似一條水路,實則是一條生命之路。
“沒錯,有了水,高原能種更多的樹,西北的沙漠將全部變成綠洲,沙塵暴也將絕跡,那樣的光照條件,就是蔬菜、水果、糧食最佳的種植區域。
這份投資簡直不要太值。”
西北不像南方人多地少,而是人少地多,就是因為缺水,氣候惡劣,如果能改變缺水環境的話,在西部發展一個經濟開發中心不是不可能的事。
“東水西送工程項目內容,公司要儘量爭取,這是雙贏的項目。”
“放心,這種國家級重點工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搶,甚至沿線地價也會飆升。
公司更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之前趙玄還擔心火星穹頂材料的生產問題,就火星建那幾個穹頂,值得大規模生產穹頂材料嘛,現在好了,有了幾乎長達一萬多公裡的輸送線路,穹頂材料的生產成本隻會進一步。
………………………………………………
“國家水利部消息,經水利部研判,有關部門同意,東水西送工程正式開始項目研討階段。
整個工程長度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三倍多,項目設計上萬公裡,沿途將解決4億人的引水問題,並徹底解決北方缺水的曆史問題。”
研討會當天晚上,東送西送項目的新聞就已經傳遍街頭巷尾。
無論是街頭下棋打牌的老大爺,還是廣場上舞動身姿的大媽都在熱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