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白銀就能買二十石糧食,還是都是上等的好糧,真正算下來的話一百萬兩白銀的價值肯定遠超二十萬石糧食。
所以太農令才說糧食少一些。
“做的很好,兩天之後,你們把抄家來的銀兩全都送到我府上。記住,一定要大搖大擺的送,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秦河山叮囑道。
說完,他語氣一變,“隻要你們把這件事情辦好了,之前偷偷拿了多少東西我就不追究了,明白嗎?你們記住,本王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人,但如果被我發現有人吃裡扒外,那就彆怪本王心狠手辣。”
兩名官員又是欣喜,又是害怕,急忙表示衷心。
廢話秦河山也懶得聽,他隻需要這些人能辦事兒就好。
兩天後,按照秦河山的吩咐,抄家所得的銀兩被大搖大擺的送進了王爺府。
這一幕被所有官員都看在了眼裡,一時間,都城之內議論紛紛。
次日,宣室殿,早朝。
喊禮之後,禦史大夫李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陛下,臣有本奏!”
“愛卿請講。”得到秦河山的首肯,小皇帝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由看了秦河山一眼,毫不客氣的說道,“攝政王秦河山,以權謀私,貪贓枉法,這幾日他無故抄了數位大臣的家,隻為了將錢財據為己有。如此喪心病狂的行徑,罪當問斬!”
“這………”小皇帝傻了。
這要他怎麼接?
治皇叔的罪?他倒是敢啊!
秦河山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由,問道,“李大人的意思是,那些被抄家的官員都無罪了?”
“自然是無………”話說一半,李由突然停了下來。
以前丞相黨跟王爺黨雖然也有摩擦,但大體利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彼此都對對方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賣官這種行為秦河山自然懶得管。
但現在不一樣了,丞相夥同南越人刺殺了王爺之後,兩黨就變得不死不休了。
所以他也不能再光明正大的承認賣官是合法的行為,隻能換個說法,“他們買官自然是有罪的,抄家理所當然。隻是王爺,為何抄家後的錢糧被您抬回了府上?按大夏律,抄家所得應當充進國庫才對。”
“這就要問丞相了。”秦河山說道。
被點名的王世賢突然一愣,不解的問道,“這事跟本相有何關係?還請王爺解惑。”
“是你要求的開倉賑災吧?”秦河山問道。
“不是本相要求,而是百姓遭難,國家理應賑災。”王世賢說的滴水不露。
秦河山淡淡一笑,說道,“所以沒問題啊,我把錢抬回家就是為了賑災。這件事由我主持,自然由我來管錢,難不成還得把錢交給你們?”
王世賢頓時一臉吃癟的表情。
三天前國庫裡的銀子還就隻有十萬兩,彆說賑災了,塞牙縫都不夠。根本沒往貪汙那方麵想,哪知道會變成現在這樣!
隨後他長舒口氣,端正姿態,道貌岸然的說道,“王爺,這恐怕不妥。開倉賑災本就是國家大事,你,我,李大人。我們同為三公,又怎能隻讓王爺一人衝鋒陷陣?不如王爺把銀子送回國庫,讓我跟李大人也出一份力,正好我們彼此也能互相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