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山麵色如冰,目光掃過群臣,冷聲道,“看到了嗎?這是有人不願本王去賑災啊。”
群臣皆低頭不語。
王世賢心中冷笑,表麵則若無其事的問道,“那可有人願意前往城陽郡?糧食雖然收不上來,但國庫裡還有一些,至少可以應付一個月。”
“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秦河山沒好氣的說道。
“王爺,賑災一事,人命關天,豈能兒戲?”
王世賢頓時痛心疾首,“整整一天,不僅一粒糧食都沒收到,更是連人選都還沒確定。您可要知道,每耽擱一天就會有成百上千的難民死去啊!”
話音落下,眾大臣紛紛附和。
“人命關天,王爺三思啊!”
“還請王爺為天下百姓著想啊!”
“求王爺給難民一條活路吧。”
“賑災一事迫在眉睫,切不可繼續耽擱!”
…………
秦河山緩緩從椅子上站起來,居高臨下的看著眾人,麵無表情的說道,“既然大家都這麼心係百姓,不如就一塊兒去城陽郡吧。”
眾大臣頓時語塞。
李由急忙出言解圍,“不可啊,王爺。若百官都去了城陽郡,豈不是早朝都沒人參加了?”
“那就從剛剛說話的人裡麵挑出三個聲音最大的,本王相信,聲音越大決心越大,諸位以為如何啊?”
秦河山的聲音傳遍整個大殿。
剛才那些義憤填膺的官員瞬間噤若寒蟬。
“王爺,各位大臣也有自己的難處,並非不願為國捐軀。”王世賢趁機說道,“不如把賑災一事交給本相,本相許諾,一天之內便可召集人選,並籌到糧食。”
“如果本王不同意呢?”
王世賢義正言辭,“那王爺便是將天下百姓當做兒戲!”
秦河山一聲冷笑,“好大一頂帽子,本王可帶不起。既然丞相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那本王便親自帶人去好了。”
見逼迫奏效,王世賢心中大喜。
“王爺此話當真!”
“本王向來一言九鼎。”秦河山冷笑著說道,“隻是,這賑災非本王一人之力可以完成,還需有人輔佐。所以剛才那些義正言辭的大人們,還是挑幾個人跟我一塊去吧。”
大臣們依舊沒人說話。
秦河山頓時怒道,“怎麼,各位大臣是覺得自己的命比本王的命更金貴不成?”
“王爺息怒!”張栩趁機出列,開口說道,“下官有個提議,王爺不妨在宮中舉辦一場納賢會。既能廣宴群臣,為王爺賑災助威,又能招攬人才,替王爺分憂,可謂一舉兩得。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秦河山皺起眉頭,有些猶豫。
王世賢跟著說道,“本相也讚同大理寺卿的提議,納賢會廣納天下人才,能替王爺節省不少時間。還請王爺時刻牢記,我們每耽擱一刻,就會有數不清的百姓因此而喪命。”
又是一頂大義的帽子扣上,看來是拒絕不了了。
“那便依大理寺卿張大人所言,明晚在宮中舉辦納賢會廣納天下人才。還望屆時各位大人不要吝嗇,多多推舉手下人才給本王。”語罷,秦河山冷聲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