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但是,現在朝堂之上的群臣,各有心思。
世家派係的官員,想的自然是要保住自己勢力。
長孫無忌想的,則是不能讓蜀王起勢。
這一次,如果真的將世家派係的官員,全部罷黜掉,全都換上寒門子弟官員的話。
那麼,這些寒門子弟官員,基本上都會靠攏向蜀王。
這就是很大的一筆政治力量。
並且,這一次蜀王一旦成功,也會讓朝堂眾臣,看到蜀王的能力。
也會讓他們,更加傾向於蜀王。
至於房玄齡、杜如晦他們,想的是朝堂穩定。
如果罷黜太多官員的話,必然會導致長安城混亂,這是他們這些肱骨之臣所不願意看到的。
眾多大臣,各有心思,但是他們的目標卻是一致的。
那就是阻止蜀王繼續查下去,換成吏部繼續考課。
他們原本以為,他們逼宮,李世民必然會退讓得。
但是他們沒料到,李世民居然那麼鋼,居然不退讓。
這讓他們十分被動。
所以,在李世民後續出招的時候,他們覺得,李世民出的都是昏招。
瞧瞧,提拔哪些沒什麼汙點的寒門子弟,這才幾個官員啊?
根本就忙活不過來啊。
然後呢?還要精簡政務。
雖然看上去,精簡完政務之後,工作量減少了,用不那麼多官員了。
但是政務是那麼好精簡的嗎?
要是那麼好精簡的話,這千百年來,不早就精簡了?還能等到現在?
他們冷眼旁觀,感覺陛下一定是亂了分寸,現在是在亂來。
所以,他們就靜靜地看著陛下犯錯。
等到不可收拾的時候,陛下自然會悔悟的。
因此,一群朝臣,在靜靜的看戲。
然而,另外一邊,蜀王李恪帶著蘇長生,以一天一個部門的速度,繼續雷厲風行的查處下去。
所到之處,無不是一陣人仰馬翻。
而各衙門的官員,因為接到了朝廷大佬的暗示。
他們也並沒有做出過多的抵抗,或者過多的盤外招。
他們覺得,這政務精簡實在是太荒唐太胡鬨了,用不多久,一定會出亂子的。
等出了亂子,無論蜀王查出什麼,他此前查的案子,統統都要被推翻。
甚至為了給群臣一個交代,蜀王還要受到處罰。
然而,一天天過去了,整座長安城的秩序,再次恢複正常,一點亂的跡象都沒有。
現在無論是百姓,還是商鋪,還是來往長安城的商賈。
他們發現,現在他們去衙門辦理業務,速度快了許多。
基本上最多跑兩次,必然能夠辦好業務。
許多無用的手續,也全部都精簡掉了。
現在效率比之以前,不知道快了多少。
這政務精簡之後,可以說大快人心,令百姓、商賈都拍手稱讚。
而對於各部門的官員來說,他們是辛苦了一些。
雖然精簡了政務,但是他們一開始上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畢竟他們的人手,實在是有些少。
但是,他們都是出身寒門,一直被世家派係官員所排擠。
提拔沒有他們,有好處的時候沒有他們,需要背鍋的時候,就該輪到他們上了。
而現在,欺壓他們的世家派係官員,統統被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