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對馬克安東尼提出來的,地是圓的說法,滿朝文武,甚至包括李世民來說,都是沒辦法接受的。
千百年來,大家都知道天圓地方,大地明明是方的。
現在忽然有人說它是圓的,誰信啊?這又怎麼可能呢?
但是忽然之間,他們不由想到了一個人,蘇長生。
在他之前,千百年來,也沒人覺得,小麥能夠在冬天種植。
在他之前,他們也沒人能夠看出科舉考試的疏漏之處。
在他之前,千百年來,沒人說近親結婚對後代不好。
可見,千百年來的固有認知,未必就是正確的。
從情感上,他們很難接受這一點。
但是對馬克安東尼舉的例子,一時之間,他們也無從反駁。
目前,雙方都難以說服對方,這件事情,隻能就此擱置下來。
但是對李世民和大唐群臣來說,這一次召見羅馬帝國的使者,大唐的麵子裡子幾乎都丟儘了。
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一個人認識羅馬文,沒有一個人能夠看懂羅馬的國書。
反而還被人家羅馬使者,用論語羞辱了他們一頓。
而接下來,人家提出的地是圓的論點,雖然十分荒謬,但是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反駁對方的觀點。
對大唐群臣來說,這真是一個極具諷刺的事情啊。
下朝之後,李世民十分憋屈,馬上換上便裝,直奔武城村而去。
他覺得,如果在長安城還能找出一個認識羅馬文的人,還能找出一個能夠辯倒羅馬使者的人的話。
那麼這個人,隻能是蘇長生無疑。
然而到了武城村之後,卻是意外得知,蘇長生竟然不在。
詢問老馮頭得知,蘇長生和蜀王李恪,到野外去實驗一種他們新發明的一種什麼東西。
好像當天未必能回來,時間長的話,甚至要過十幾天才能回來也未可知。
這個消息,讓李世民心頭蹭蹭冒火。
沒事的時候,啥時候來這家夥都在。
一有事了,偏生就找不到他人了。
要不是蘇長生一早就走了,在他還沒接見羅馬使者的時候就走了。
李世民甚至懷疑他是故意躲開的。
如果這家夥真的要十天半月才能回來,他們也不能等十幾天時間再回羅馬國國書啊。
不過,李世民還就不相信了,諾大一個長安城,難道除了你蘇長生之外,就找不到一個認識羅馬文的人不成?
接下來,李世民返回皇宮,命人滿城張貼告示。
在告示上提示,誰認識羅馬文字,並且能夠書寫羅馬文字的,隻要能讀出羅馬國書並且能寫一封國書,陛下將重重有賞。
而為了避免有過多的冒充之人揭榜,榜文上,還複印了國書上的幾個羅馬文字。
首先你要認識榜文上的這幾個羅馬文字,才有資格揭榜。
而三天時間過去了,整座長安城,居然沒有一個人去揭榜。
長安城的百姓,也都知道了這件事情的原委。
這羅馬帝國的使者,既猖狂又傲慢。
但是滿朝文武都無人能夠看懂羅馬帝國的國書,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對於羅馬使者所說的,地是圓的,所有人都嗤之以鼻。
地是圓的,哪下麵怎麼住人?
但是對羅馬使者所舉得例子,在海邊看船隻,遠遠的都是隻能先看到桅杆,然後再一點一點的看到船隻這個例子,也是無人能夠反駁。
大唐的百姓,對大唐的歸屬感還有那種民族自豪感,絕對是爆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