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因為攤丁入畝損害最大的,就是大縉紳,大地主階層的利益。
而就是這些縉紳士大夫,在統治整個國家。
改革麵臨的,是從上到下,全方位的阻力。
所以,攤丁入畝的改革,中原王朝從來都沒有成功過。
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破不開這個阻力。
而為什麼大清朝就能夠成功呢?
那是因為,滿族出自關外遊牧民族,並非是出自中原王朝的士族。
滿族有自己的八旗子弟,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
他們的手段殘忍而又血腥,隻要膽敢對抗新政,一律都會被殺頭。
整個攤丁入畝的改革,人頭滾滾,不知斬落了多少顆人頭。
而攤丁入畝改革的成功,也讓大清王朝的稅賦,一下子激增,從而養活了更多的人。
到了清朝後期,人口已經達到了四萬萬,也就是四億人口。
在清朝之前,任何王朝,都養不活這麼多的人口。
當然了,這一點和玉米、地瓜、花生、土豆等農作物的引入大麵積的推廣,有著必然的聯係。
但是這其中,攤丁入畝製度的改革,也是功不可沒。
而蘇長生在倭國的改革,何止是一個攤丁入畝?
還要外加上一個土地國有化。
可以說,這兩點,如果放到中原王朝,任何一個朝代,就算加上大清朝,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如果大清朝敢做出這樣的改革的話,一定會天下大亂,甚至就連他們的八旗子弟內部,都會反對這樣的改革。
大清如果敢這麼做的話,怕是早就要滅亡了。
但是這一次,蘇長生在倭國推行起來,卻是無比的輕鬆。
輕鬆到,甚至就連蘇長生自己,都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而實際上,這個變革,如果讓倭國天皇來做的話,則是必然會失敗的結局。
當然了,倭國天皇隻要腦子不秀逗,他也不敢進行這樣的變革。
因為對倭國天皇來說,他們統治的基礎是貴族和地方列強,而不是倭國的百姓。
他要敢做這樣的變革,那麼整個倭國從小到下,都會堅決反對和抵製他。
那麼,他距離下台,也就不遠了。
這一點,是倭國天皇,永遠都沒辦法克服的困難。
但是偏偏這一點對蘇長生來說,反倒是最容易克服的事情。
因為他有自己的軍隊,他有著絕對的力量。
哪些既得利益者,各地的貴族和豪強不是反對這個變革嗎?
這多大點事啊,直接將他們統統殺死就好了。
而土地國有化和攤丁入畝的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百姓。
進行了這兩項變革之後,自然會得到百姓的擁護。
而隻有後世之人才會明白,民心可用,得到百姓支持,其實比得到哪些貴族和豪強的支持,更加的牢固。
因為那些貴族和豪強,都是需要利益的。
一旦你給不了他們足夠的利益,或者說他們的胃口變大了,隨時都有可能會反咬你一口。
但是百姓不會。
百姓隻要生活富足,就會安居樂業,心滿意足,永遠都不會叛變。
他們所需要的,隻是安定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蘇長生才在倭國的改革,才能如此成功。
並且各地的秩序,迅速步入正規。
各地的治安,好到不能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