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等過年開春之後,蘇長生便讓人建造了一批玻璃房。
其實預苗最好的方式,是用塑料薄膜建造罩起來。
這樣不但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還能夠保濕。
但是沒辦法,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塑料薄膜。
一時之間,蘇長生也找不到很好的替代品,隻能用玻璃房來替代了。
在玻璃房中,蘇長生命人將地瓜埋在鬆軟過的泥土之中。
然後每天澆水。
而玻璃房封閉性很好,白天裡麵的溫度,估計能達到二三十度。
到了晚上的時候,可能會稍微冷上一些。
蘇長生怕出什麼意外,乾脆命人在外麵升起爐火,然後將燒好的水放入玻璃房中。
通過這種方式來升溫。
沒幾天時間,地瓜就發出芽來,蘇長生也鬆下一口氣來。
地瓜發芽之後,隻要按部就班,不缺了水,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地瓜之後,就是土豆了。
年前的時候,蘇長生是怕土豆發芽不好存放。
現在倒是怕土豆不發芽了。
不過隻要在合適的溫度,空氣通暢的情況下,土豆會很快發芽的。
蘇長生命人將土豆放在溫暖的地方,沒幾天時間,土豆就開始發青。
而隻要發青,就證明它快要發芽了。
地瓜和土豆的預苗情況,都十分成功。
至於接下來的玉米、花生、辣椒,這些就不需要多操心了。
玉米和花生的種植十分簡單,根本不需要預苗。
隻需要等季節到了之後,再鬆軟的土地中挖坑,澆水,等水耗下去之後,將種糧放進去,然後埋上土。
隻要種子不壞,幾天的時間就能夠發芽。
不知不覺之中,時間已經到了穀雨。
俗語說的好,穀雨前後,栽瓜種豆。
而這個節氣,也到了種植這些農作物的時間了。
蘇長生親自帶領哪些百姓開始整地。
這些地,可不是隨便那塊地就開始種植的。
比方說,花生和玉米,最好是肥沃一些的土地。
而地瓜,則是什麼地都成,山地也不怕。
地瓜怕澇,太低窪容易存水的地就不能種植地瓜。
至於辣椒,哪就不怎麼挑地了。
不過還是肥沃的地產量更高。
而每一種農作物都有不同的種植方式,還有不同的苗間間隙。
像是地瓜,最好是遮成一隴一隴的,然後將地瓜種植在隴頂之上。
這樣即便是有水,也會在隴溝裡麵,不會浸泡到地瓜,這樣長出來的地瓜更大。
花生的間隔相對來說要小一些,因為花生長起來之後也不會太高大。
玉米就不行了,間隔必須要大一些,要不然透不進來陽光還有空氣。
而這些知識,就不是蘇長生從書本上看來的了。
他本來就是農村人,小的時候也沒少了乾農活。
這些農作物,他小時候都是種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