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河流,無論是湍急程度,還是水流量,都並不是很大。
大唐的一道,相當於現在的兩三個省那麼大。
如果放到後世,除非是三峽大壩那麼大的發電站。
普通的水力發電站,想要供應四五個省的用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大唐,和後世,情況又自不一樣。
在後世,用電最多的是什麼?
是工業用電,後世有多少工廠?每天要耗費多少電力?
而現在呢?
哪裡有什麼工業用電?
當然了,後期肯定是有的。
但是後期,也會建設更多的發電站出來。
前期的話,也就是照明用電。
並且白天還基本沒人用。
白天誰家裡開電燈泡乾什麼啊?
就是晚上照明用用,也用不多長時間。
並且現在的人口也少啊。
目前整個大唐也就幾千萬人。
要知道,後世的中原地區,一個省的人口都能過億,比整個大唐的人口加在一起還要多。
所以,彆看剛才李恪所說的發電站可以供應好幾個道的用電量。
而實際上,其實還真用不多少電。
然後,群臣就聽李恪繼續說道“並且,諸位上官還漏掉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細節。”
“那就是,等發電站建設完成並且投入使用之後,電是會收取費用的。”
“將來,發電站是能夠盈利的。”
“可能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能夠收回成本,並且還能夠盈利。”
“所以,我們隻是在用現在,來換取未來。”
“並且,發電站一旦建設成功之後,就能夠加快我大唐的建設步伐。”
“綜上所述,我認為,發電站要建,並且還要儘快建,不知諸位上官如何看呢?”
等李恪說完之後,群臣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最終,這件事情,引起了激烈的爭吵,持支持意見和反對意見的人都有。
但是最終,在李世民和太子李恪聯手之下,還是強行通過了水力發電站的建設方案。
如果單純的一個李世民的話,還真的未必就能通過這項方案。
皇帝不是萬能的,如果大臣都不支持的話,還真的沒辦法通過。
但是再加上一個太子,分量可就不一樣了。
一個是現在的掌權者,一個是未來的掌權者。
反對他們,簡直是連未來都失去了啊。
方案通過之後,從創世城被李世民帶回來的專家組。
好吧,專家組的成全,其實也都是唐人。
他們開始進行實地勘測。
當然了,他們回來之前,蘇長生曾給過他們一些建議。
還有一旦碰到困難的解決辦法。
這一座水力發電站,比創世城外的水力發電站,可要大了許多。
規模和所需要的工期,是完全不同的。
要想完全建成,大概需要幾年的時間。
但是先期的建設工作,已經開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