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那些事兒!
辦公室的境況,令何至忠感到震撼。陳舊的木製的椅子、書桌和搪瓷水杯。在搪瓷水杯旁邊,有一隻新的不鏽鋼水杯,估計是臨時為何至忠所準備的。
辦公室的門窗,也是陳舊不堪。上麵的油漆,斑斑駁駁,給人搖搖欲墜的感覺。
“李校長,您可真不容易啊!”何至忠一聲感歎。
“唉,市裡似乎已經忘記我們了,或者說,我們成了市裡的負擔。這麼多年來,我們沒有得到市裡的任何撥款。再這樣下去,學校很快要倒閉。很多貧窮家庭的希望,也會跟著破滅啦。”李國棟的話,帶著怨氣,卻也實事求是。
“李校長,你覺得,學校的困境在什麼地方?你們有沒有想過出路?”
“學校的困境?太多了,一下子說不完,我挑幾個重要的說一說。”李國棟對於學校的情況,了如指掌。
“首先,上級主管部門沒有撥款,很多本來應該購置或者更新的教學設備,無法及時購置和更新。這些設備,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我們學生畢業後,沒有得到充分的就業。如果按照成績和能力,我們的學生都不差。但是,現在的單位,在用人方麵,似乎不在乎這些。有些事情,我不明說,何市長肯定也清楚。”
“我的學生們,大多是來自貧窮家庭,既沒有背景,又沒有錢財。在這個社會上,第一步都很難走得出去。”李國棟也知道目前社會的狀況。
“李校長為什麼對自己學生的質量,如此有信心?”
“這一切,是因為我們有一群誌同道合的老師們。他們堅守著這塊陣地,竭儘全力,想為這些孩子們的美好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有些老師,甚至從自己家裡拿來電腦設備,為孩子們上課。他們對學生們,既嚴如父,又慈如母。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得到很多醫院的護士長們的認可。”
“學生們畢業的就業率有多高?”
“很低,甚至有不少很優秀的學生,畢業後直接回家務農。每每看到這些,我心裡就流血。”
“有沒有足夠的地方給她們實習?”
“實習是沒有問題的,那個醫院,都想要我們的學生去實習。實習嘛,就是為他們醫院免費打工,他們當然樂意。”
“可是,到了畢業的時候,他們便將我們的學生拒之門外。唉,我也無可奈何啊!”李國棟又一聲長歎。
“有沒有學生,嫌棄工資低,抱怨工作辛苦,而放棄到某些醫院去?”
“沒有,絕對沒有。這些孩子,都是來自貧困家庭,什麼苦沒吃過?這樣的苦,對於她們來說,那都不叫苦。”
“如果解決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是不是解決了學校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確實是這樣。一旦解決了就業問題,很多很有潛質的生源,就會繼續到我們學校就讀。這樣一來,良性循環就會形成。”
“你指的良性循環,有沒有特定的指向?”
“有,我們可以進行校企合作。我們負責輸送優質的生源,他們負責最終解決她們的就業問題。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出口’這一端,也為‘入口’端提振信心。”
“當然,如果在資金方麵能與企業達成共識,那就更好。我們要求不多,一點一點的積累,這樣一來,可以改善我們學校的教學環境。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良性循環。”李國棟其實要求不高,但這不高的要求,卻一直無法解決。
“慈心醫院你聽說吧?”
“聽說,這是一家民營醫院,而且經營得很好,很為老百姓著想。我們學校以前都是與公立醫院掛鉤,我現在也在想,是不是與慈心醫院聯係,與他們掛鉤,會比與公立醫院掛鉤,效果更好。”
“慈心醫院對人才的招聘是很嚴格的,優秀的人才,他們肯定要。另外,我聽說,他們有意搞一家養老院,以養老為主業。地點在慈心醫院的附近,估計,在這一塊,他們的需求是很大的。”
“這樣就太好了。我們的學生,保證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是不知道,他們想如何運作。”
“我初步與他們談了一下,如果是學生到他們的養老院實習,他們除了住宿,還一定的報酬。”
“在實習的學生當中,他們每年都會選留一部分優秀的學生,成為他們的正式員工。慈心醫院的員工,待遇都不會差。”
“這樣一來,你們每年畢業的學生,就有一條穩定的出路。”
“何市長,非常感謝您!來,請喝水。很抱歉,我這裡隻能白開水。”
“嗬嗬,沒關係,喝白開水,更健康。”
“何市長,您說的養老院,大概在什麼時候開建?”
“這個還沒確定。我的想法是,既然在咱們鳳歇市辦,就必須儘量照顧鳳歇市的就業人口。對於我這個想法,他們是非常認可的。”
“從我的角度,從李校長的角度,相信都希望這個中心儘快開建。但是,這隻是我們的願望,有些事情,並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
“我早就聽說何市長是一位辦實事的人。仙遊鎮在你的治下,成績斐然,麵貌煥然一新。好歹我也是一名議政的人員,如果何市長要召開這樣的聽證會,請何市長給我一個參與的機會,我一定據理力爭。”李國棟的這番表態,正是何至忠想要的。
“唉,如果我們鳳歇市多一些像李校長這樣肯辦事,辦實事,真心為民的人,該多好呀!”何至忠有感而發。
“何市長主政鳳歇,是鳳歇人民的福氣。我知道其中的不易,但是,人生在世,如果不努力過,不奮鬥過,不付出過,不戰鬥過。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學校的環境,何市長也看到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和學校的老師們,依然選擇堅守。我相信,何市長是認可我們的,何市長也肯定比我們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