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日軍這次調動主要是為了殲滅華北八路軍?”
戴笠忙回答說“根據現有跡象是這樣!”
蔣介石拿著拐杖,連連墩地。
“太好了。天助我也!”
經過幾年調整,以及修建土木工事。
更重要的是薛嶽三次打退日軍對長沙的進攻,讓蔣介石有一種錯覺。
日軍也不過如此。
在自己的組織策劃下,現在開封、南昌、長沙一線重兵把守,防線穩若金湯。
以日軍現在的實力已經無法擊潰他的防線。
日軍看到自己手下的中央軍不好對付,轉頭想要先解決華北的八路,穩定後方,再來攻打自己。
日本人的計劃不算錯!
攘外必先安內嘛!
不過共軍那幫人可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日本想要殲滅他們可不容易。
此時歐洲盟軍已經轉守為攻。
說不定等日本人消滅八路後,不說物資消耗這些,隻怕到時德國就要敗亡了。
英美也可以空出手來對付日本,到時候留給日本的就隻有敗亡一條。
日軍跑去攻打八路,蔣介石心裡樂開了花。
必須發個電報警告一下胡宗南、蔣鼎文幾個人,讓他們認清形勢,千萬千萬不能去攻打日軍。
現在的形勢是一片大好,不是中好,也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要坐山觀虎鬥!
看著日軍和那幫反賊拚個你死我活,最好兩敗俱傷。
到時等到美國大軍攻打到日本本土。
日軍物資匱乏,元氣大傷的時候,就是我蔣介石揮師收複河山的時候。
到時候也可以一並將那些心懷叵測的家夥一並收拾掉。
這樣的話,民國政府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中國。
到時候,我蔣中正就可以當上總統,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哎呀,按奈不住想要寫日記。
要不要先念兩句詩表達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
……
憋了半天,蔣介石還是想不出一句詩詞來。
娘希匹!
詩文什麼的最無聊了。
還是寫日記的好!
也好讓後世的人明白我蔣介石如何的忍辱負重,帶領中國走上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的!
已經和共軍廝殺了多年的蔣介石知道共軍那幫人不是好對付的,他想得沒有錯。
八路確實不好惹。
經過1942年那次五一大掃蕩,再加上楚雲飛的地道戰。
現在的冀中已經和以往大不一樣。
以前冀中地處平原,沒有深山野林可以窩藏百姓。
鬼子一來,缺失武器的八路和百姓都容易慘遭毒手。
現在為了保命,也為了打鬼子。
八路和百姓都十分踴躍挖地道。
戶戶相通、村村相連,地道內設有了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
現在鬼子來了,馬隊奔突合圍,步兵拉網包剿,妄圖一舉摧毀八路冀中主力部隊。
但是八路和百姓以地道為據,頑強抗擊,激戰竟日,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雖然打退了日偽軍數次進攻,但是這次日軍可是鐵了心要殲滅冀中的八路。
他們用炸彈炸毀入口,用毒氣,灌水等方式想要將八路和百姓都逼出來。
幸好現在的地道比較完善,日軍一時半刻無法給予八路和百姓重大傷亡。
可是鬼子就遊蕩在冀中,已經影響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更不用說現在可是秋收的時候,要是日偽軍再不走。百姓一年辛苦的耕種可就便宜日軍鬼子了。
百姓急,八路更急。
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的八路紛紛出擊,攻打日軍偽軍負責把守的縣鎮,希望能將鬼子的注意力引過來,減輕冀中的壓力。
陽原縣獨立團指揮部。
丁偉、孔捷兩個人聯名來拜訪李雲龍。
當然這隻是一個借口,他們現在也清楚,現在能在旅部說上的話是獨立團政委趙剛。
李雲龍?
彆看平時人五人六的。
見到旅長,跟老鼠見到貓一樣。
整一個熊樣,根本指望不上。
心急的孔捷說道“冀中的同誌現在正在為難中,百姓正在煎熬中,我認為我們當務之急應該是立即出兵攻打蔚縣。蔚縣一打,必然會驚動鬼子。隻要他們調動兵馬來救援,就等於是在冀中鬼子包圍圈撕開一道口子。隻要冀中的同誌跳出包圍圈,鬼子的計劃就不攻自破了!出兵吧!這附近就我們最適合營救了!”
李雲龍是很想出兵,可是……
他看向趙剛。
趙剛艱難地搖搖頭。“不行。上頭的命令是我們必須堅守在此地,拱衛大同!”
性子急得孔捷喊道“可是現在日軍根本沒有攻打大同,大同根本沒有任何威脅。我們三個團留在這裡純粹是浪費。”
趙剛搖頭說“很快就會有仗打的,鬼子不會任由我們占據陽原的!”
丁偉說道“與其坐等鬼子打上門,還不如我們打出去。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呢!”
李雲龍點頭讚同說“就是這個理,不能等鬼子紮好了漁網,將我們一網打儘。必須先出手,打亂對方的部署!”
趙剛也知道丁偉、李雲龍說得有道理。
但是這會破壞楚雲飛和傅作義的計劃。
為了保密,趙剛可是連李雲龍都沒有透露半分楚雲飛出兵協助傅作義的事。
趙剛板著臉說“沒有上頭的命令,一概不許出擊。”
“老趙你……”
生怕李雲龍他們違抗軍令,誤了大事。趙剛嚴厲地喝道“李雲龍,丁偉,孔捷,總部有令!”
聽到是總部的命令,李雲龍、丁偉、孔捷三個人立馬站立,喊道“有!”
趙剛嚴肅地喊道“一切按照命令行事,誰敢違抗軍令,私自出兵的,一律當場革職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