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青春!
藏拙,長大後的必修課,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
景悅選擇放棄東部縣跨江大橋的投資,算是幫了卓越大忙。
省裡、市裡、縣裡,各處的關係戶不斷過來打聽要插一腳,鬨的卓越頭大。
頭上的不用說了,人家直接私下說了,不讓摻乎的話,彆想文件下來。
本地的也放話,錢一定給,為了家鄉,絕不能坐以待斃。
卓越承擔著壓力,為了東部縣的利益,也為了抱住背後推手景悅的份額,這幾天堅持不鬆口,手裡的那一份絕不放出去。
為此,卓越心裡壓力大的不行。
不怪卓越承壓能力不夠,實在是到處都是人。
上麵壓力,周圍各種工作、親屬關係,縣裡的賢人、富豪,沒有不對跨江大橋不感興趣的。
怎麼平衡各方的要求,十分考驗卓越的眼力和能力。
即使市長那邊,秘書也打來電話,關心跨江大橋的緊張,也要分一杯羹的。
卓敏打電話過來,卓越剛好可以和女兒聊聊,緩解壓力。
說著閒話的時候,卓越覺得還是讓景悅自己選擇會好一些。
於是,就有了兩個人隔著電話的對話。
景悅的放棄,瞬間讓卓越的轉圜餘地大了很多,卓越可以從容應對各處的要求。
掛斷電話,卓越微微放心,終於能好好吃頓飯。
卓敏非常不爽,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利益。
“為什麼要這麼做,咱們在港島花的錢,你忘了嗎?”卓敏怒道。
“我知道,錢花的對。”景悅說道。
“你不要跨江大橋的份額,錢怎麼賺回來?”卓敏質問。
靜靜也關心這個問題,要是成本都收不回來,這場買賣鐵定要虧的。
“不會虧,你們放心。”景悅看穿了兩人的擔憂。
“你說說,錢怎麼回來?”卓敏才不相信。
“等等,再等等。”
卓敏還想說話,卻被靜靜拉了過去,留給景悅安靜的環境思考。
景悅想的是要在本地做到什麼程度,自己站在怎麼樣的位置最好。
不求名留青史,隻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家鄉的人創造一個好的未來。
大橋的手續批的很快,可以看出京城那邊用了力氣。
接下來,籌錢、選址、建設,一樣不少,快速的開始。
這一次沒有大領導前來奠基,整個過程靜悄悄的,沒有報道、沒有宣傳,隻是在田地裡豎起了一根根水泥的樁柱。
這是跨江大橋的基礎,也是東部縣騰飛的基礎。
景悅買下的碼頭按部就班的擴展著,前來的輪船也一艘接著一艘,日夜繁忙的碼頭,運轉的是豐富的現金流。
很短的時間,靠著碼頭的收益,還了欠下的貸款,銀行那邊的財務結清。
景悅又開始了第三輪的擴建,以現在的碼頭做抵押,借出更多的錢。
靜靜和卓敏參與到了借款的事項當中,這次辦理的非常順利,比上次卓越打招呼還要順遂。
好似銀行早就知道景悅要來借款,準備好了款項等著他來。
靜靜大概能猜到一點,卓敏則不懂銀行的態度怎麼變的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