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叢瀾不知道於謹在電光火石之間還發了個誓,不過,就算她知道了,八成也是感歎教練感性人設不倒。
短節目前三有個小獎牌儀式,叢瀾跟kk和星野晴奈去領獎。
又一次見到一塊錢硬幣大小的獎牌,沒這根帶子還真不好找牌子。
三人站在前麵空地上,一屋子裡擠滿了媒體。
叢瀾她們自己摘了獎牌給自己戴上,全程自助,很是方便。
“拍張合照”有工作人員在一邊招呼著。
kk懵逼地被叢瀾和星野拉著看向鏡頭。
星野跟kk熟一點,叢瀾是嘴快,兩人同時給kk翻譯“要合照了,看鏡頭。”
兩道聲音交疊,叢瀾跟星野對視,驀地笑了出來。
kk“哦哦哦”
冬奧比賽間隙,她跟叢瀾聊過天,兩人還互換了,關係本來就不錯。
姑娘們肩膀挨著肩膀,齊齊地從前方一排鏡頭裡看過去,動作很是一致。
離得近的人還能聽到站在最中間的叢瀾小聲地說著“看左邊”、“看中間”等等的話,有點像是在指揮。
有個這兩年一直跟拍叢瀾的攝影師看了眼照片,發現很難得地拍到了三個人一起看鏡頭的瞬間。
與他有類似照片的人不少,幾分鐘後有人手快先發了簡單好的圖,冰迷們來收圖的時候,見到的就是各種角度的看鏡頭對視。
麻麻我戀愛了
妹妹在看我誒
照片穿透了距離和時間,將一切阻隔抹平,那三雙凝視著鏡頭的眼睛,那三張滿是笑意的臉龐,溫暖得仿佛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小獎牌儀式與短節目前三記者會,以及自由滑抽簽,同時舉辦。
一個場合前後乾三件事,叢瀾就喜歡這種高效率的安排。
世錦賽跟冬奧一樣,自由滑抽簽是按照短節目的六人一組來分組抽的,叢瀾第一,她先上,抽了一個24出來。
“最後一個啊”還挺巧。
世錦賽拉的時間比較長,一天隻比兩場,還特彆注意了不同項目有間隔地進行。
女單的長短曲中間隔開了一日,下一次再比的話就是29日的下午五點了。
同時,女單自由滑也是世錦賽的最後一場。
24還是最後一個選手,不僅是叢瀾的冬奧賽季結束,也是所有人的索契周期的最後一刻。
於謹覺得這個數字很有紀念意義,喜愛叢瀾的人們注意到這一點了以後,亦覺得如此。
賽前的第一次o裡,叢瀾練的是自由滑,不過那天狀態不太好,不知道是否受到了換場地的影響。
輪到自由滑這一天的上午,o中43連跳就沒成過,不是4t摔了就是落冰不好,沒辦法接後麵的3t。
4t和4s的成功率倒是還行,一半一半吧,算高的了。
於謹將保溫杯給她“還要上嗎你這個連跳太不穩了,不建議。”
叢瀾皺了皺鼻子“再試試。”
杯子裡裝的是熱水,她今天起床後有點感冒,聲音悶悶的。
雖然很想快點把高難度技術攻克了,但現實就是如此艱難,越想做好,反而越不能做好。
一直到這場自由滑的合樂訓練結束,叢瀾的43都沒有成。
消息傳出後,大家都比較擔心她。
是狀態不對嗎
那下午還要上4t3t嗎其實不上也可以的
能看到一個四周就很好了,妹妹不要這麼為難自己
叢瀾穩贏,如果她上了雙3a的話。
現場隻有星野、v仙、娜塔莉具備與她分庭抗禮的水準,其他人都沒有a是最穩的,的成功率也是最高的。
再者,短節目的分數也給出了一個風向裁判們不再往死裡壓分了。
也許像是粉絲們所想的那樣,實際上還是有壓分的,一個冬奧金牌得主,卻隻比銅牌高出021分,這有點問題。
往年的話,女單這邊歐美選手得到前三的人數最多,哪怕是一個銅牌,在隨後的世錦賽上分數也是一騎絕塵,第一二名之間能拉開至少兩三分的差距。
更彆說一枚金牌了。
不過,起碼叢瀾現在的分能算一個正常,這代表她自由滑的分數不會低,前提是她發揮良好。
“還是想上。”叢瀾嘟囔著,把冰鞋脫了以後甩在地上,踩著地板去掏行李箱內的運動鞋。
於謹撓頭“想上就上吧”
摔了也沒關係,失誤空間還是有的。
沒冬奧那麼緊張。
也不是任由叢瀾隨性,於謹計算過,叢瀾奪冠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可以讓她造作一回。
但教練這麼大度,選手本身卻又猶豫了。
叢瀾想了想“算了,還是再看吧。”
有時候需要一腔孤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拚那麼一個萬一。
有時候還不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