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試試
自己給自己捏的話還能算是痛並快樂,一旦讓專業人士上了筋膜刀下狠手,幾乎可以說連呼吸都是痛苦。
王萱“啊,按摩好爽。”
叢瀾扭頭“彤姐,打她”
褚曉彤掙紮著揮舞她的雙手,發現離得遠打不著。
叢瀾“更痛苦了。”
等這邊結束了,兩人跟從水裡撈起來被擰乾的抹布一樣,顫抖著找了個牆角隨便一坐。
然後開始嘮嗑。
“你編舞改得咋樣了”叢瀾。
褚曉彤“我自由滑才剛學,編舞師就直接按照六月新規給我改過了,現在沒啥大毛病,細節改改就行。”
叢瀾“真好,我自由滑學的早。”
所以現在改得多。
褚曉彤撓撓自己的耳朵“今年這個規則惡意滿滿啊”
太針對成年組了
雙人和冰舞就不提了,就單人而言,先是規定了摔倒的數量,以前不管多少次摔倒,摔了就直接扣一分,多次摔倒就接著加扣。
以後就不是了,第一二次各扣一分,三四次的時候就改成各扣兩分,要是再摔的話,一下子扣三分。
也就是以前摔三次隻額外3,現在會4。
自由滑的難度高,有些選手確實是會摔好幾次的,對他們來說這個規則就不是很友好了。
褚曉彤“躬身轉不強製嘞,啊,終於放過我們的老腰了”
女單的躬身轉,以前是專門作為技術動作之一,規定在裁判技術手冊裡的。
就與溫哥華那會兒的燕式巡場一般,是必須做的動作。
躬身轉接貝爾曼是女單常用的一個銜接,既可以滿足旋轉提級要求,也能讓節目好看。
雖說沒有貝爾曼旋轉那麼傷腰,但躬身轉對女單的身體柔韌要求同樣是很高的,男單那邊就極少有人會做躬身轉。一是不好做,二是特彆容易被扣分。
二十多歲的成年女單在做躬身轉上,一般是沒有十五六歲時好的。
叢瀾“但這次要求了聯合轉一定得燕式轉、蹲踞轉、直立轉三種姿態,缺一不可。”
缺的話就要標v,這樣,聯合轉s的bv就會打折了。
以前隻要求兩種姿態,叢瀾她們經常做的三種和換足、旋轉周數等等要求,是為了提級到滿級所做的編排。
旋轉標v就是有失誤,比如跳接旋轉裡的跳接動作不明顯、步法有滑出等等。
褚曉彤吐槽“我還以為旋轉跟跳躍一樣了呢”
三周跳存周什麼的,不就會標記小於號,然後bv打七折嗎
叢瀾想了想,又開始笑。
褚曉彤“你笑啥”
叢瀾“我笑這個標v的規則。”
褚曉彤“”
誠然,強製三種姿態,不夠就要標v固然是有點坑,但對一些其他規則來說,以前的跳接失誤、單姿態周數小於二,是可以v上加v的,可現在一來,標v隻限定在“單一姿態、不換足”的情境下,其餘的毛病倒是給放過了,隻給標記一次。
茱迪啃規則的時候,跟叢瀾掰扯了好久,才搞清楚這個新內容。
她覺得旋轉是放鬆了的,以前還限定了旋轉中小跳之後,要在兩周旋轉內達到基本姿態,並繼續保持兩周的該姿態。現在改成了兩周旋轉內達成原定姿態就行,後半截刪去了。
沒有運動員的編舞是按照最低要求來的,儘管如此,叢瀾她們還是並非不需要關注這些滿級之外的規則,因為賽場上所有人都可能會失誤。
如果她的跳接燕式轉裡,跳接的步法出現失誤了呢
她小跳換足的時候,基本姿態沒調整好呢
兩人在絮叨著的同時,於謹也在跟女單組教練們談論這個新規。
“六月出一點,七月再一點,我真煩看這個英語。”王萱教練說道。
於謹“我也煩。”
丁教練“改得有點煩人。”
於謹愁眉苦臉“叢瀾上賽季把e和分都刷滿了,我當時就覺得夠嗆,國際滑聯那群人肯定要作妖,這次一看,我果然沒多想。”
丁教練“什麼時候能給個準話呢”
他這話說的沒頭沒腦的,但在場的幾人都明白。
技術手冊裡有很多形容詞,像是這次針對短節目的a跳之外的單跳,特意規定了“困難的、立刻的”銜接進入,才能算是e的加分。
但問題來了,什麼是困難的什麼算作立刻
如叢瀾那樣一個步伐後轉身一秒兩秒就起跳,還是跟普遍的選手們一樣,步伐後有一長段的距離準備
要麼給時間限製,要麼給距離長度,隻給一個形容詞是什麼鬼
於謹“認定太模糊了。”
根據isu以前的行為,他現在對這些操作餘地很廣闊的新規則,感到滿滿的不安。
丁教練“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麼要砍銜接。”
褚曉彤的銜接不少,她的滑行技巧提升得很快,現在在skatgskis這項分中也會得到不少的分數。
但這次分五項都有了新的改動。
有關轉體步的規定提到了ss裡,還對單足和雙足有了要求,如此一來要是有人雙足步法太多,ss就不會得到高分。
故而,也使得這個單項變得更精細。
好多人都說分改得比較好,方向對了,讓節目會變得更好看,不至於為了塞銜接導致節目過滿沒有留白。
可是,量化的標準被取消了大半,新增的基本都是感性的。
於謹苦瓜臉“滿滿的惡意。”
他們不怕改規則,怕的是改了以後裁判不照著執行,也怕有章可循的內容被改成了寬鬆任由解釋。
最終解釋權歸isu,彆名“你聽我給你瞎編”。
丁教練“銜接太多叢瀾的節目,誰會嫌多”
不過就是基礎沒打牢的人,為了編排達標而塞進去了不適合他的東西,導致表現得跟猴子一樣。
於謹“還有提議,說讓e改成11個,瘋了嗎裁判權限增大是好事嗎”
他可不看好
一教練“還有提議9個的。”
反正就是正負3的範圍改成4和5。
丁教練吐槽“不會提意見可以不提。”
於謹“我比較滿意的是裁判不匿名了。”
之前也能知道誰在打分,可最後的細節還是不太清楚的,這次直接取消了裁判匿名製,以後就能直接看到姓甚名誰來自何方給了什麼分數。
於謹認為,很有利於選手去尋仇bhi。
丁教練等人表示讚同“也就乾了這一件好事兒。”
於謹“堂溪進運動員委員會的事情怎麼樣了”
有人回答“沒戲呢”
於謹歎氣“希望最晚平昌之後能進吧”
有好有壞,這一通規則改得,教練組的人生怕又鬨出來什麼新的幺蛾子。
休賽季是isu官員們的狂歡季,於謹也很不解,這群人拿著公費去旅遊勝地開會開arty,玩得開心就算了,都這麼高興了,怎麼還這樣儘不乾人事呢
等拿到最新版本的全部規則,於謹悟了可能這群貨壓根就不是人。
但他這話說早了,因為平昌冬奧之後,isu才是真的不打算乾人事。
可惜,於謹還沒經曆,所以他現在還充滿了熱情,覺得也湊合吧,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坑叢瀾。
叢瀾
教練我覺得你很樂觀。
不錯,保持。,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