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楊千成看向海麵的目光變得更加熱切。
“這種魚規格怎麼分,怎麼定價的,年產量如何?”
餘樂天出來前是看過不少資料,不過規格這些都是數據,他還是想聽聽楊千成如何說。
“紅鮭是按照重量分級的。”楊千成在魚堆裡扒拉幾下,終於見到一條小的紅鮭,“這種05公斤到1公斤的是小號紅鮭。”
將小號紅鮭擺在腳邊,然後又找出來一條。
“這種12公斤的,是中號紅鮭。”
楊千成把中號紅鮭擺在剛剛的小號紅鮭旁邊,他繼續找到一條更大的紅鮭。
“23公斤的,大號紅鮭。”
楊千成將大號紅鮭擺在中號紅鮭旁邊,最後撿來一條超過3公斤的。
“這種超過3公斤的,特大號的紅鮭,也是價值最高的紅鮭。”
被楊千成這般用實物講解,周圍的船員都紛紛鼓掌。
“大家都看到了,記住這個尺寸,一會兒你們分揀的時候,就按照這種規格分揀。”
餘樂天朝著周圍的船員招呼著。
“餘總,我建議咱們這批魚再分兩個等級出來,3到4公斤,4公斤以上。”
楊千成看到這堆魚,眼睛都快要變成鈔票的符號。
這麼高品質的鮭魚,他的職業生涯中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種大的是什麼品種,帝王鮭?”
餘樂天指著一條至少二三十斤的黑色鮭魚,這魚的個頭確實看得人很是振奮。
“沒錯,這種就是帝王鮭,號稱海中和牛,是最頂級的鮭魚。”帝王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楊千成沒有繼續在這裡科普。
“餘總,讓他們趕緊處理這些鮭魚吧,要不然影響品質可就不好了。”
鮭魚不撈上來,同樣需要放血,然後去腮去內臟,最後再蓋上碎冰,進行冰鮮保存。
沒等餘樂天說話,船員們已經開始忙活起來,有人負責分揀,有人負責放血,有人負責去腮去內臟,最後有專人將這些魚蓋上碎冰。
雖然船上沒有專業的設備,但流水線是有的,整個流程運行起來也十分順暢。
餘樂天見甲板上的工作有條不紊,於是下到船艙中,下麵的船員也都紛紛忙碌起來,動作都非常嫻熟。
甲板上的分揀工作在繼續進行著,楊千成則是指揮繼續放網。
有了這一網的豐收,楊千成的信心更足,這片海域的資源比他想象中更加豐富。
整條線巡視一遍後,餘樂天再次去到駕駛艙。
“餘總,我聽楊船長說咱們剛剛這一網收獲相當不錯?”
“確實不錯,這片海域的鮭魚都沒有人捕撈過,有這個收獲很正常,剛剛這一網我估摸著最少應該有5噸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