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俊因為是韋昌輝之弟,受封較晚,在安徽池州叛變投敵。
封王之風一時蔓延開來,洪氏兄弟公開賣官鬻爵,橫行無忌。前後一共封了兩千七百多個王。
銀子賺的盆滿缽流。
所有受封為王的,不論等級,一朝受封立即講排場、辦儀仗,出門前呼後擁。
侍王李世賢出門坐五十四人抬的龍鳳黃轎,豪華氣派,可以在轎子上召開小型軍事會議。
而且凡王爺轎馬所到之處,軍民百姓都要回避,下跪迎送,如果不小心衝撞了儀仗,輕則杖責、重則斬首。當時因為王爺太多,百姓們迎不勝迎,遂流傳出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
洪仁發、洪仁達兼管天京城門,出售“洪氏票”。
進出城掏錢買通行證。
連李秀成出城調兵也得拿十萬兩銀子的買路錢。
在天京尚未陷入包圍前,有人建議購運糧食,回京儲備。但由於“洪氏票”價格昂貴,運糧無利可圖,誰也不肯去販運,以至於後來天京被圍後出現糧荒!
戰火再燃燒
1862年1月,蘇浙太平軍發動第二次上海戰役。
投入戰場的總兵力號稱二十萬,估計大約五萬——八萬,且裝備了幾千支滑膛槍、線膛槍的洋槍和一些西洋炮。
清軍駐上海的水陸兵勇約一萬三千六百人,英法聯軍一千人。
華爾洋槍隊駐紮於鬆江府。
李秀成因趕回蘇州平叛,將上海戰役交由部將譚紹光主持。
上海之戰正式打響。
譚紹光、郜永寬及李秀成次子李容發經鬆江城外南下,連克浦東頭橋、新場、高橋、周浦等鎮,逼近上海。法國軍艦“高傲號”在高橋發炮轟擊,“炮聲不絕”,太平軍沿著堤岸繼續前進,攻克白蓮涇,與上海縣城隔江相望。
清將薛煥調集海船百餘艘排列於浦江西岸,架炮船上,猛轟太平軍。
太平軍被迫解圍撤退。
1月30日,天寒地凍,青浦太平軍踏冰越湖,直取鬆江。與華爾洋槍隊戰於迎喜浜,不勝,退回青浦。
2月13日,英、法領事,軍事指揮官在法國領事館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一支兩千七百人的機動部隊,由何伯、士迪佛立、卜羅德和華爾統一指揮。同日,英國邁考爾司令率步兵第九十九團一個連及炮兵一部趕到上海。
英法聯軍隨即投入戰鬥,猛攻二小時後打下高橋。
4月3日,英、法聯軍,俄國兵及上海會防局炮勇,又自上海縣城出發,於下午四時抵達七寶,與華爾洋槍隊會合,兵分數路,突襲太平軍王家寺大本營。
炮毀營壘六座。
太平軍放棄各處陣地,退守青浦。
5月3日,李鴻章的十三營六千五百名淮軍乘英國商輪抵達上海。
聯軍指揮官率部隊及洋槍兵近四千人,帶野戰炮三十門,自上海猛撲嘉定,被譚紹光擊敗。
英法軍、洋槍隊會同清軍李恒嵩部再攻嘉定。聯軍采用近代炮兵技術,精確瞄準,轟擊太平軍的隱蔽陣地。
6日,英法聯軍經鬆江直撲青浦,華爾洋槍隊、李恒嵩、郭太平等部清軍也往會合。激戰四天,青浦西門城牆被洋炮轟塌十餘丈,城陷,太平軍被俘達八百人(包括兩名外國人)。
聯軍轉而再攻南橋,淮軍五營二千五百人也參與了進攻。太平軍奮起反擊,炮斃卜羅德,打死打傷聯軍十餘人。
終因無法抵禦重炮地轟炸,伏屍累累。
21日,太平軍退出奉賢縣城。
李秀成感覺到事態嚴重,自率精兵一萬,予以反擊。他一到達太倉,初戰告捷,繳獲了大量的洋槍洋炮。
隨即困嘉定,下青浦,生擒洋槍隊副統領法爾思德,攻破大小營寨一百三十餘座。
再度率軍包圍鬆江。
至6月中旬,五萬太平軍雲集上海,對徐家彙、紅橋、法華寺發起猛烈攻擊,戰線推進到九裡橋一帶。
淮軍洋兵束手無策。
天京告急。
曾國荃兩萬湘軍進抵城南雨花台,形勢危急!
李秀成隻得放棄陣地,將前線軍務交與譚紹光,撤兵回蘇州。
洋鬼子當兵
太平軍中不時會見到洋人的身影。
忠王李秀成手下的外國軍人就有二百人左右,這些人分彆來自歐洲、美洲、澳洲和非洲。
其中有姓名的有十三人英國五人,美國四人,法國二人,意大利一人,希臘一人。有六人在戰鬥中陣亡。
英國人呤唎(aufrederickldley)於1860年秋與夫人瑪麗駕駛輪船進入太平軍統轄區,購買生絲。
他拜見了當時名震一時的李秀成。
李秀成讓呤唎住在王府裡,享受最友好的待遇。還發給他一個通行證,可以在太平軍轄區內自由往來。
呤唎表示願意加入太平軍。
出入上海和其他清廷統治區為天朝購買軍火武器。
呤唎曾是一名軍人,他竭力將自己的所知傳授給太平軍戰士,如鑄造炮彈、製作引信和炮位瞄準的知識。他說“這些中國人非常善於摹仿,他們可以迅速地學習英文及其他各種技能,令人驚訝!”
而另一個投軍的美國人白齊文(henryandreaburve),卻是貨真價實的流氓。
白齊文曾任洋槍隊統領,因索餉與李鴻章鬨翻,投入太平軍。白齊文喜歡吹牛,華而不實。他索取巨款,到上海去招募新兵、采購軍火,可是幾經往返,隻帶回了一箱箱的白蘭地……
致使官兵酗酒鬨事。
天京戰事吃緊,呤唎與太平軍一起守衛京浦要塞九洑洲,同清軍展開激烈地爭奪戰,身受重傷。
1863年(同治二年)11月底,呤唎與助手懷特去上海。
二人抵滬不久,懷特就被英國領事館拘捕入獄,以“助逆”的罪名監禁三年。此時呤唎也身染疾病,無法活動,他決定回英國療養。
呤唎回國後,決定把自己在太平軍中的經曆寫一本書,告訴人們發生在東方的這段曆史。
1866年2月3日,書稿完成,書名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革命的曆史、包括作者親身經曆的敘述》。
又名《太平天國親曆記》。
書的扉頁上寫著
獻給太平軍總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書就作為對他的紀念。
懷念和尊敬躍然紙上。
呤唎生前填寫自己的職業欄目時,一直宣稱“前太平軍陸軍上校”。
大渡河畔
石達開自1857年5月離開天京,一直征戰於南方諸省。
說來也奇怪,自從脫離天朝翼王就像一條離水的魚、失去了應有的生機與活力。
石達開用兵一向機敏靈活,尤善於取巧,遊擊戰術運用得極為巧妙。但缺乏悍勇敢戰之風,既不敢攻堅、也缺少統馭全局的戰略眼光。
這些短處起初並不明顯。
待到率眾出走後,獨立作戰,部隊屢受重創,他個人性格和軍事指揮上的弱點才逐漸顯露出來。
出走之後,在江西盤桓數月,舉棋不定,隊伍逃亡日眾。
其後抵撫州,援吉安,屢屢受挫。
圍攻衢州三月不下。
損兵上萬。
移兵壽昌又遭大敗,石達開心灰意冷,乃於1858年7月中旬決定全線撤退,改圖福建。
部下楊輔清(楊秀清舊部)不願追隨翼王,帶軍六七萬人轉戰江西,返回天國。
石達開軍不足十萬,一挫於浦城、再敗於水克,糧草輜重儘棄,受困邵武孤城。兵將開始大規模出走
胡其相率精銳部隊出逃,被湘軍截殺,無奈投降;
楊再田連日苦戰,連夜遁逃;
林彩新帶花旗軍三萬脫離戰場;
翼王頭號驍將石鎮吉撤至閩西南,自成一軍,再不接受石達開號令。
石達開在多次失敗後,取道重新轉入江西。
攻占南安,聚兵二十萬。
此時,江西大部州縣複為清軍所占,孤軍無援。石見湘省空虛,乃決定撤離江西,攻打湖南。
1859年2月底,石達開率十萬之眾由南安入湘,連克湘東南三大要塞(桂陽、宜章、興寧)。
郴州、永州等地天地會聚眾響應。
湖南軍政大員駱秉章聞石大舉入湘,上奏朝廷,曾國藩星夜急調湘軍八營防堵。左宗棠也令各地鄉紳整頓團練,嚴密布防,遲滯石達開的攻勢。
八萬太平軍圍攻永州不克,北走寶慶府。
揭開了寶慶大血戰的序幕。
石達開當時的圍城部隊,號稱“三十萬”。
寶慶守軍大約四萬。
雙方浴血奮戰。
湘軍內外援助斷絕,正是太平軍血戰破城的良機。但石達開畏懼打硬仗,進攻數日便放棄,欲作長期圍困。
湘軍劉長佑、何紹彩、李續宜部相繼來援,大隊於寶慶城外連日激戰。
石達開自率大軍抄襲李續宜營寨,遭湘軍突擊,損失慘重,四十八名將領被活捉,士兵戰死八千,投降者萬人。
翼王不接受失敗,孤注一擲,再與李續宜決戰。
對湘軍營地發起連番進攻,雖敗不退,持續十餘日。遭李續宜抄襲後路,部眾四散逃奔。
石達開見寶慶堅不可摧,意圖從郴州、永安撤退,左宗棠派兵追擊,湘軍田興恕、劉長佑部一路窮追不舍,在東安追及石達開主力萬餘人,兩軍血戰,太平軍一敗塗地,僅餘數百人逃奔。
《湖南褒忠錄》載
石達開所部流竄湖南各地時,擄掠壯丁、婦女、殺害僧侶、搶奪物資,“一路蹂躪”,手段之殘忍,較之近代野蠻軍閥有過之而無不及。
(拉壯丁)“不從,砍其頭,血流被麵;仍不從賊,以刀刺其背,洞穿而死……”
“剖腹剜心而死。”
“不從,辱罵之,賊斷其腰而死。”
(賊強解其衣,周氏咬其手而罵愈厲。賊斷其舌,周氏噴血詎詛,二賊以亂矛叢刺之,乃絕。”
鹹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犯湘鄉,18歲村女愛姑預先將貼身衣褲上下紉縫,藏身於甘蔗地茅舍中。
太平軍搜尋甘蔗田,見其俏麗,欲行非禮。
愛姑寧死不從。
急於發泄的士兵撕拽衣裳,強行摟抱,愛姑與之扭打,罵聲不絕。相持良久,甘蔗披靡而倒。士兵得不到滿足,狠狠砍了幾刀轉身罵罵咧咧地離去。
事後,村民斂屍,見愛姑衣褲縫的緊緊的,指甲裡滿是泥沙。
周遭甘蔗皆被鮮血染紅……
觀者無不落淚。
石達開窘迫之下、收齊潰散殘兵,又在全州等地招兵,部隊恢複到十數萬人,開入廣西慶遠府。
慶遠地瘠人稀,嚴重缺糧。
太平軍一麵強行征糧,一麵擴軍達三十萬人。石達開雖聲稱“逐日操練士卒”,但部隊的戰鬥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幾次與湘軍田興恕部交兵,屢戰屢敗。
不得已退出慶遠。
親信部將們思念故主,不斷發動兵變,要求回歸天京。
石達開勉強率領還忠於他的隊伍,回到了家鄉貴縣。部下吉慶元彭大順等建議他回天京請罪,重保天王,石達開卻意誌消沉,甚至想歸隱山林。彭、吉二人見他如此,便自率二十萬太平軍離去,經湖南、福建,再到江西,一路血戰,最終投靠在忠王李秀成的麾下。
石達開躲進了山林,想閒雲野鶴了此一生。
但朝廷四下懸賞緝拿,使他無處容身。
無奈隻好重新出山。
石達開在貴縣收編李福猷的隊伍,又合並大成國殘部數萬,招集了四萬人馬,號稱十萬,打起了遠征四川的旗號。
1862年2月經湖北利川進入四川。
取涪州,略敘永,向東入貴州。
攻大定府不下,又西走畢節,進入雲南邊境。
11月中下旬,再由滇北鎮雄北上入川,連占高縣、橫江鎮、雙龍場、玉黃樓一帶,準備搶渡金沙江,圖謀敘州府。
與清軍激戰於橫江,傷亡較大。
撤回雲南。
1863年(同治二年)3月率軍複進四川,沿金沙江西行。5月14日,石達開部抵達大渡河南岸土司王應元之紫打地,河對岸尚無守軍,如及時征集船筏,一二日內即可渡河北上。
石達開的姬妾生子,全軍慶賀三日。
夜半驟降大雨。
河水暴漲。
唐友耕部清軍也已抵達北岸。
紫打地前有大渡河、左有鬆林河,群山壁立,雨後河水陡漲加上清軍嚴密把守對岸,渡河異常困難。
石達開派數千人幾次搶渡,均遭清軍炮轟,船筏為洪水衝沒。西渡鬆林河,遭土司王應元的阻截,後路又被土司嶺承恩切斷。6月11日,全軍陷於絕境。
太平軍宰殺馬匹、采摘桑葉充饑,兼之瘧痢流行,士氣極為低靡疲憊。
清軍乘機誘降。
石達開自投清營,想舍命保全三軍。
被解往成都,於25日被殺。臨刑之際,部將曾仕和不忍傷痛,呻吟出聲,石達開大聲說“疼痛何不能忍?我輩得此結果,大概也是上天的安排。”
從容就死。
翼王出降後,其部屬七千餘人亦被全數處死。
山河破碎
1862年的春季,對曾國藩可謂風光無限。
他調動七萬湘淮軍,兵分十路,對以天京為中心的太平軍占領區實施總攻擊。
肅清安慶沿江一帶太平軍。
左宗棠率軍掃蕩浙江,李鴻章阻擋李秀成於上海,伺機西掠蘇(州)、常(州),勝利已然在掌控之中。
曾國藩意味深長地笑了,咬牙說“欲拔根本,先剪枝葉。”
5月底,彭玉麟、曾國荃湘軍水陸師兩萬餘人,一路東下,攻陷天京外圍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
天京被重重包圍。
對天京城下的湘軍,李秀成並不主張速戰。
理由是
湘軍水師控製整條長江,後勤補給輕快便捷?不如以蘇南米糧軍火援助天京,牽製敵軍,待其師老力疲、一戰可定!
想法不錯,但洪秀全等不了。
嚴詔催逼李秀成。
李秀成決定集結兵力,救援天京。10月13日,“十三王”統率十五萬(號稱六十萬)大軍,開赴天京城郊。
李世賢也率領三萬人趕來助戰。
城內尚有天京守軍配合。
太平軍還裝備了大批精良的西洋來複槍。
曾國荃孤軍一支人馬不過二萬。
許多人還在鬨瘟疫。
十八萬對二萬。
怎麼算,都該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開打!
西洋大炮炮擊湘軍營壘,驚天動地、火光迸發。
在炮火地猛烈打擊下,湘軍連頭都不敢抬。
太平軍又挖掘地道,直抵營牆。一聲霹靂煙焰騰空,土塊石塊飛入半天,湘軍營牆被崩塌十數丈。
曾國荃憑借深溝高壘,堅守營寨。
大戰四十六天。
因久攻不下,太平軍士氣大挫。
諸王心懷私念,消極畏戰。
借口缺少寒衣,糧草轉運不濟各自散去,11月26日,李秀成下令撤退。
解圍作戰宣告失敗。
洪秀全大發脾氣,臭罵一通李秀成,革除職務。
12月1日,李秀成遵照洪天王的指示,渡江北進,進攻湖北。
實施“調虎離山”。
緩解天京之圍。
豈料被老謀深算的曾國藩一眼識破。
他一麵令曾國荃堅守大營,紋風不動,一麵抽調援軍入皖堵截。
長敗將軍林紹璋率數萬太平軍渡過江北,先占含山、巢縣、和州,等待後隊。
李秀成會同陳坤書西進,攻廬江、舒城不下,於1863年5月11日直逼六安。湘軍阻礙李秀成西進。
這時,太平軍常熟守將駱國忠舉城降清,淮軍、洋槍隊從上海西進,蘇浙動搖。
在皖南策應的太平軍也屢次失利。
李秀成見西進受阻,糧食奇缺,便放棄西進湖北的計劃,經壽州東返,回到江蘇天長、來安一帶。
曾國荃所統圍城部隊增至三萬餘人。
洪秀全令李秀成速回天京。
天京城南要隘雨花台石已被湘軍攻陷。
6月下旬,太平軍開始南渡,遭湘軍水師炮船的攔截,數萬將士被炸死、淹死,浮屍漂流,抵岸時僅剩下一萬五千人。
十、死城
曾國荃乘勢發動攻勢,占領江浦縣、九洑洲,收縮包圍圈。
蘇浙戰場的形勢也是一夕數變!
李鴻章的淮軍與洋槍隊連陷常熟、太倉、昆山、吳江,進逼蘇州。
左宗棠督率湘軍節節攻占紹興、金華、寧波、龍遊、嚴郡、台州、溫州,兵屯富陽,直指杭州。
四下起火,八方冒煙。
李秀成出京督師,洪氏兄弟勒令他交納十萬兩餉銀,方可離去;李變賣全家首飾與手頭現銀,隻得七萬。
洪秀全下令限四十天回京,並補足餉銀,否則“依國法而行”。
李秀成單騎出關。
11月28日抵達蘇州。
他發現,蘇州守將郜永寬等人有投敵之意,但顧念跟隨多年,不忍誅殺,也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製止。李秀成撤出蘇州後,郜永寬、周文嘉、伍貴文、汪有為、汪懷武等八人勾結清軍,於12月4日殺害蘇州的守將譚紹光,獻城投降。
李世賢勸李秀成不要回去,彆作他圖,但是他出於對家眷的掛念還是連夜趕回了天京。
12月19日,李秀成上殿啟奏天王,陳述當前形勢,提出放棄天京,“讓城彆走”。
“大事不好了。”李秀成奏報說“妖兵占了雨花台,絕我南門之道;占江東橋,西門不能出入。又占領七甕橋,在東門外安營紮寨掘了長溝,下關屯駐重兵,京師糧道已絕,人心浮動……”
洪秀全沒吱聲。
李秀成又說“天朝無帶兵之將,老弱病殘,婦女又多,城大兵少,無法防守。”
洪秀全開講“天話”,嚴厲叱責朕奉上帝、天兄聖旨下凡,乃天下萬國獨一真主。
朕的天兵,比水更多,何懼曾妖頭!
我的鐵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
你怕死,你去死!
我的政事不用你管。
你願乾就乾,不願乾就滾。
朝中有俺的兩個大糞哥哥掌權,敢不遵,乾掉你!
李秀成跪地大哭“給我一刀吧。死了省心……”
含淚走出宮門。
1864年(同治三年)春,天京出現糧荒,洪秀全帶頭吃草,美其名曰“甜露”。並大力號召全體軍民返回原始狀態,爭當活神農,大吃特吃草團子。
還免費打廣告味道好極了,營養又健康!
3月,左宗棠攻陷杭州。
5月常州、金壇失守,護王陳坤書被殺;丹陽接著落入敵手。
天京東南屏障儘失,城外防禦工事又被湘軍一一攻破。
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死城。
“讓城彆走”也許是唯一一著活棋。
即便像虛竹和尚那樣閉著眼睛丟一子,也比困守孤城強?
何況在1864年2月間,陳得才、賴文光從漢中起兵二十萬,分三路東援。3月進河南,4月入湖北,5月在湖北與安徽交界處作戰,洪秀全如果在年初采取戰略大轉移,夏季即可與陳、賴遠征軍會師,一同進入漢中,在大西北站穩腳跟,厲兵秣馬,再圖進取中原。
天國之存在與否,不在於有沒有天京?
打仗不能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靈活機動,殲滅敵人,才是上上之策。
假如不適時放棄延安,避重就輕,而和胡宗南二十五萬大軍一決雌雄,結局又如何?
6月1日,洪天王功德圓滿,得道升天。
死前渾身浮腫,胡柴“爾等放心,朕到天國借來十萬天兵,殺儘清妖……”
7月3日,湘軍攻占紫金山地堡城,太平軍失去了護城的最後屏障。
湘軍居高臨下,架設大炮百餘尊,日夜轟擊城內。
19日午時,曾國荃傳令發火,隻聽一聲巨響,城垣倒塌二十餘丈,煙塵蔽空,磚石滿地。湘軍衝入,太平軍把燒著的火藥整盆傾向城下,湘軍嚎叫著後退……
至傍晚,天京全城九處城門均被湘軍奪占。
守軍與其展開激烈的巷戰,或戰死或自焚,數萬人無投降者。
城內燃起衝天的大火。
湘軍在城內分段屠殺,秦淮河畔,屍首如麻。
沿街死屍堆疊,有老人也有幾歲的小孩,被砍作數段,拋在路邊。還有被砍十多刀未死者,哀哀號叫……
婦女40歲以下者悉數拉去充軍妓。
被俘的太平軍眷屬則交給一批劊子手處理。
婦女和姑娘先被強奸、再拖回來處死,精於此道的流氓並不著急殺人,他們將這些女人翻轉來,撕去衣服、然後用刀直剖開胸口伸手進胸膛,把一顆冒熱氣的心掏出來……
被害人睜著眼,瞠視這恐怖的一幕!
強壯的男俘虜不但被剖腹,還要受淩遲之刑,劊子手割下他們身上一塊塊肉,有時塞到他們的嘴裡,有時拋向喧嘩的群眾……
清人記
“金陵之役,秦淮儘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
洪天王的屍體被挖出,刀砍火焚,猶不解氣!
一個叫李臣典的湘軍將領突發奇想,將天王的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口,“轟”的一聲巨響之後,洪秀全的屍骨和他創下的基業一同灰飛煙滅。
參考書目
《胡秀全傳》田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通天血路——太平天國往事》西風欺客夢著線裝書局2006年版
《中國近代史詞典》陳旭麓等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版
《太平天國軍事史概述》[上]酈純著
《太平雜說》潘旭瀾著
網絡資料(約九十萬字)
《石達開傳略》史式
《中國曆史上的女英雄》任愛傑
《太平天國政體考》羅爾綱
《太平軍工程兵建設再探》盧開宇
《太平天國時期列強對華“中立”政策探析》黃玉蘭
《太平軍的婚姻狀況與兩性關係探討》夏春濤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再研究》夏春濤
《太平軍暴行大揭秘》佚名
《太平天國期間江南人口的過量死亡》周武
《太平天國戰爭對江浙人口的影響》曹樹基、李玉尚
《還太平天國以本來麵目》史式
《太平天國運動的重新評價》張永東
《論太平天國的最高執法機構》張振國、張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