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恢複速度太快了,剛切開沒多久便複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用來觀察。”
專家們麵麵相覷,他們沒想到在這個地方出了問題。
名為常識的局限性。
“阻凝劑?試一下最大劑量。”有專家提議。
外科醫生搖頭。“阻凝劑隻能組織它血液凝結傷口的速度。”
“但是它的恢複完全用不上血液!那是無數肌肉和骨骼的蠕動,像齒輪一般精密的咬合。說實話,我可不知道怎麼把正在飛速運轉的齒輪撬開。”
專家們議論紛紛,手術台上的許秀依然在酣睡當中。
可專家不愧是專家,即使個人的思維存在盲區,但一群人在一起,總能有人想出離奇卻無比合適的解決方法。
一名機械動力方麵的專家開口說話。
“既然它的恢複速度這麼快,甚至比得上手術刀切開的速度,那麼我們換種思路,不用阻止它愈合,而是保證我們切開的速度更快——用一種切得更快的工具怎麼樣?”
“你指的是……”
“電鋸。我們用電鋸。”他說道。
新的方案被全票通過。
轟鳴的電鋸被從附近最近的伐木場緊急送來。
“醫療機械臂可操縱不了這種工具,”外科醫生向眾位專家們說明,“即使可以拿起來電鋸,攝像頭的視野也會被全部遮擋住。”
“解決方法?”
“我們得找個會用電鋸的去手術室,為了指揮和接下來實驗能夠正常進行,專家團們也必須一起去。”
新的提議又被全票通過。
瘋了,他們瘋了。
滿身木屑的工人從來沒想到此刻自己竟然能有如此待遇。無數胡子花白,隻能在電視節目和記錄片上才能看到的教授專家們把他團團圍住,像是等待飯堂開飯的孩童般盯著他和他手中的電鋸,等著轟然作響,切開下麵這個……人。
工人心裡麵有些負罪感,畢竟之前的工作對象是直聳雲間的百年樹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而周圍的專家們禁不住催促起來。
“快些!快些!”
在眾多催促聲中,電鋸聲如同被敲響的鐘聲,終於。
嗡!嗡!嗡!
“往那裡切!對!就是左胸那裡!我們需要研究他的心臟。”
皮膚和胸腔被切開的聲音。
“頭頂!他的大腦也要切掉一半!切片!切層!”
顱骨被削去的聲音,骨骼咯吱作響的聲音。
“腹部!他的胃!他的肝臟!他的腎!都需要看!”
血肉在機械中攪動的聲音,器官被切開捧在手裡傳遞圍觀的嘖嘖作響。
“手臂!大腿!關節!”
肉販在案板上剁肉的哢哢聲,肌肉被切斷的滋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