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一號團隊的眾人,顯然沒有想到還有意外之喜,這個時候,對於白洵的好感度,自然也是爆表,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和感激之詞,然後便在這樣一份友好的氣氛當中,大家各回各家,整個團隊暫時解散。
但蔡泖和李茱並沒有離開。
等到其他人都走了之後,蔡泖又對著白洵道“關於我們團隊的問題,雖然天馬一號成功了,但是想要再進一步發展和創新的話,光是靠現在這個團隊,是遠遠不夠的。”
李茱也是點點頭。
她們兩個人還是很清醒的。
彆看天馬一號順利成功,但她們自己卻明白,天馬一號的技術含量,並沒有外人看起來那麼高,更多的就是一種實驗性質的小打小鬨。
雖然也能勉強稱之為運載火箭。
但彆忘了,她們都隻是在校學生而已,哪怕蔡泖再怎麼天才,但年紀擺在那裡,經驗和見識都有所欠缺,跟那些浸淫這個領域數十年的資深人士比起來,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
想要發展更深的技術,光是靠學生團隊,是絕對沒有辦法完成的。
還需要更多有經驗的人才加入。
至於“首席”不“首席”,蔡泖實際上並不怎麼在意,她享受的,是那份設計研發的過程,以及看著自己的作品,順利升空的快樂。
能夠有機會接觸到更深的學問,是她的追求。
為了星海技術的發展,她覺得,引進更多的人才,是勢在必行的。
“我當然知道這些……”白洵攤了攤手,然後有些頭疼的道“但問題是,眼下國內還沒有這方麵的政策,航天領域也並沒有開放給民營企業,咱們的火箭能夠上天,也多虧是有我們學校的扶持政策,打著實驗創新項目的旗號,才可以的,所以,但凡是這個領域那些有點東西的從業者,基本上都是各個研究所裡的,身上有編製的那種,咱們這種小打小鬨的,想要說服人家加入,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蔡泖和李茱頓時都沉默了下來,她們知道,白洵說的,確實是實情。
雖說就算是有著編製,但航天領域那些人的待遇,其實並不見得多高,所以,每年有大量的人才逃離研究所,真正能夠耐下心來的,基本上對於這一行是真愛了,可這樣的人才,又哪裡會瞧得上他們這樣的小廟?
留在國家隊裡不是更容易出成果的麼。
總的來說,還是形勢不允許啊。
就算已經取得了成就,還是得暗地裡苟著發展。
這一點,就連二姑這樣的業內權威都沒有太好的辦法。
三個人都沉默了下來。
“沒事,人少點兒就少點吧,慢點發展就是,再說了,有了你們兩個,我也挺放心的,反正本來就是由著你們折騰。”白洵故作輕鬆的對著蔡泖和李茱道,“說不定,等過幾年,我有錢了,到時候砸錢也給你們砸點得力乾將出來。”
民營航天這塊,終究不會一直封閉著,用不了幾年就會迎來發展的契機。
當然,蔡泖和李茱可不會知道這些,隻以為白洵是在安慰她們,還是配合般的笑了笑,同時心中又暖暖的。
就像白洵說的,這種可以隨便折騰的機會,可並不多啊。
哪怕規模還小了點,但起碼她們覺得很自由,也很自在,不是麼!
國內能夠像這樣的地方,可不多。
與此同時。
並州衛星發射基地。
看著那道長長的火光直衝雲霄,王楊等人,縱情的歡呼起來,他們的火箭,成功了,此時,他們的腦海當中,全都是關於未來的美好幻想……
今日第二更,求收藏,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