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獨石城全部動員了起來,城中軍民加起來不過五千人,除了老弱孩童,所有人都被調動起來。所有人心裡也都清楚,這是事關生死攸關的時刻。
二更時分,正在向朱厚照稟報守城兵力分派和布置的張延齡接到了從北城傳來的消息。張隱命人稟報,韃子兵馬已經抵達獨石城北門山穀之外。
當張延齡陪同朱厚照一起登上北門城樓的時候,他們眼前城下茫茫的黑暗之中,一隻隻火把的長龍正從北邊的山穀中出來,在城門外的山野中集結。韃子兵馬似乎根本不屑於掩飾他們的行蹤,他們就那麼大搖大擺的抵達城下。
很快,所有的韃子兵馬聚集在城下,然後一堆堆的篝火燃起,很快下方山穀中便滿是篝火。韃子兵馬圍坐在篝火旁開始烤煮食物,大聲談笑。夜風將食物的香氣和他們的談笑聲送上城頭。城頭上,朱厚照等千餘人默默的看著城下的韃子兵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這麼多敵人,這可如何是好?他們吃飽喝足之後,怕是便要進攻了吧。舅舅,咱們當真能守住這裡麼?”朱厚照喃喃道。
張延齡沉聲道“皇上,我們彆無選擇,唯有拚死守住這裡一條路。現在無需考慮太多,要考慮的便是拚命守住。除非皇上願意成為韃子的俘虜。”
“朕不當俘虜。朕死也不當俘虜。朕哪怕是戰死也不當俘虜。朕若被俘,那是我大明之恥。朕可不能成為趙宋的徽宗欽宗,被折磨被羞辱而死。”朱厚照大聲道。
“說得好。皇上,我大明絕非趙宋,絕不跟韃子妥協。皇上也請放心,未必便守不住。臣有信心,皇上也要有信心才是。皇上有信心,兵士們才有信心。皇上要保持昂揚的風貌,所有將士都需要皇上的鼓舞和激勵。臣相信,有皇上坐鎮,上下齊心效死,眾誌成城,必能守住這裡,等到援兵到來。”張延齡沉聲道。
朱厚照慢慢的挺直了腰杆,目光也變得堅毅。張延齡的話給了他鼓舞和鬥誌。十五歲的少年本沒有經曆過風雨的洗禮,麵臨危險感到恐懼是正常的,但是他性格裡的叛逆和勇氣也是不可泯滅的。他內心裡一直有著能躍馬沙場殺敵的夢想,今日這火苗在張延齡的鼓勵下熊熊燃起。
“舅舅放心,朕會和你們一起戰鬥,不管結果如何,朕都不會退縮。劉瑾!”
“奴婢在!”劉瑾忙道。
“朕交代你一件事。如果韃子破了此城攻進來,我們無法抵擋時候,朕要你動手給朕一個痛快。朕不能被他們俘虜。朕寧願死也不能被他們俘虜。”朱厚照道。
“皇上……”劉瑾顫聲叫道。
“這是朕的旨意,不得違背。聽到了麼?”朱厚照喝道。
劉瑾流下淚來,心中甚為後悔,早知今日,便不該慫恿皇上來巡邊了。也不該不聽張延齡一路上的提醒,以及其他人的規勸。
“皇上,奴婢不能遵旨。奴婢決意死在皇上前麵。韃子破城,奴婢等必用身軀為皇上擋住刀劍的。”劉瑾叫道。
朱厚照罵道“混賬東西,敢抗旨。”
張延齡在旁說道“皇上,且不要交代這些事。尚未交戰,勝負未分,豈可說這樣的話。皇上要堅信我們必勝。從現在起,誰也不要說動搖軍心的話。皇上擔心被俘的話,臣幫皇上便是。那一刻來臨的時候,臣會先為皇上解脫,然後臣自裁便是。”
朱厚照點頭道“好,那便有勞舅舅了。現在,咱們得準備好迎戰了吧。朕的盔甲還沒穿上,朕這便回去穿戴盔甲兵刃前來守城。”
張延齡微笑道“皇上回去好好的睡一覺便是。不但是皇上,今晚所有人都可以睡個安穩覺。韃子今晚不會進攻的。”
眾人訝異問道“為何?”
張延齡看向身旁的張隱笑道“張千戶,告訴皇上為何韃子今晚不會進攻?”
張隱點頭,沉聲道“韃子隻有萬餘人,獨石城北城地勢險要,他們知道咱們城裡也有數千兵馬防守。以這一萬人攻城,絕無破城的可能,反而白白死傷。所以,他們要等明日看清楚獨石城薄弱之處再進攻。若是再求穩些,他們會等南邊的一萬兵馬抵達,形成包圍之勢,然後再全麵攻城,方有完全的勝算。他們現在最希望的便是我們被嚇得逃出去,這樣在山野之中追殺,對他們最為有利。”
眾人恍然。確實如此。攻城兵馬數倍於敵才有優勢。獨石城如此堅固的城池,一萬兵馬不足以全麵包圍進攻。沒有勝算,反而會損失兵力,打亂計劃。等待南邊兵馬趕到,兩萬大軍圍城,兵力優勢巨大,便可以四麵合圍猛攻,才會一擊得手。
“說的好,原因正是如此。所以,諸位大可好好的睡一覺。這或許也是咱們睡的最後一個安穩覺了。”張延齡嗬嗬笑道。
英雄所見略同,張隱的回答正是張延齡分析的結果。
“侯爺,韃子不肯今晚進攻,卑職卻不想今晚閒著。所以卑職有個大膽的想法……”張隱沉聲道。
張延齡驚愕的看向張隱。張隱的眼睛裡冒著光,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