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賈府!
隆治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午後,一支約五萬人的大軍風塵仆仆的抵達了神京城外,這支大軍便是剛從陝西戰場上凱旋歸來的武成侯吉安部兵馬,人員比較複雜,有吳剛部禁軍、前軍都督府還有江南大營部分人馬,至於山西巡防營等地方兵馬則是直接帶著戰利品返回原籍。
臨時營地被安排在京營之側,工部突擊趕工建造的。
此時轅門大開,睿親王劉恭、蜀王劉旦領著大學士吳邦佐、鎮國公牛繼宗還有禮部尚書等一眾官員正在此等待著,賈琦身後,謝瓊神情複雜地望著遠方列隊整齊的大軍,雖說衣甲破舊,但是身上散發出來的精神、氣勢卻不是眾人身邊衣甲鮮明的禁軍所能媲美的,就連京營都不能與之相抗衡,這是一支銳氣正盛的精銳之師,軍陣中散發出一股濃鬱的煞氣,這種煞氣隻有經曆過殘酷血戰才能擁有。
這時,武成侯吉安、崇政殿大學士孫玉麟帶著一眾將領脫離大軍趕了過來,劉恭快步上前拱手行禮“武成侯、孫閣老還有諸位將軍一路辛苦,此戰平定陝西叛亂,實在是可喜可賀!本王奉陛下之命特率蜀王、吳閣老、鎮國公、梁國公還有徐尚書前來相迎,廢話也不多說,我代陛下還有大漢百姓感謝諸位!”
說著,拱手一稽到底!
賈琦等人也是上前拱手行禮。
吉安肅然道“效忠陛下,守衛大漢,平定叛亂是身為軍人職責所在,王爺言重了!”
孫玉麟連忙扶起劉恭,笑道“武成侯說的正是,這是身為大漢臣子的職責,沒什麼可炫耀的,倒是拖了這麼久才平定叛亂讓老夫心有慚愧。”
說著,歎了口氣,“百姓苦啊!”
一句話讓原本喜悅氛圍淡了三分,在場的都是朝廷重臣,了解的遠比朝廷邸報上的要多,陝西旱災、兵災還有蝗災,怎一個苦字可以形容的了,說句不好聽的,渭水以北十戶已經去了七八戶,要麼死於饑餓兵災要麼逃難去了。
“閣老莫擔憂,朝廷不是已經調糧賑災了麼,相信不久就會好的。”
劉旦走了過一來,將孫玉麟扶住,一手攙著孫玉麟的一條手臂,“閣老萬望仔細身子,還指望著您輔佐父皇匡正時弊,為大漢遮風擋雨!”
聽了他的話,孫玉麟的臉立刻露出了怪異的神色,“王爺莫要開玩笑,能為大漢遮風擋雨的隻有陛下!”
“哈哈!”
耳邊傳來一陣輕笑,賈琦嘴角一抽,回頭瞪了謝瓊一眼,不用問就知道是他在笑,不過賈琦麵上的那抹笑容怎麼也遮不住。
場中的氣氛立刻變得古怪起來,原本的喜慶氛圍蕩然無存。
吳邦佐上前拍了拍劉旦的手臂,笑道“武成侯、孫閣老還有諸位將軍一路遠行也是辛苦了,咱們就不要在這用這些繁文縟節折磨他們了,大軍先進營安置,洗個熱水澡,好好吃上一頓,酒肉管夠!”
“如此就多謝閣老了!”
吉安對諸將說道“爾等先率軍入營,好生安置,注意不可醉酒、不可鬨事,還有,安排人值營,不可懈怠!”
“諾!”
“駕!”
“駕駕!”
賈琦率領騎兵在官道上急奔,有親兵在前麵開路,大聲叫喊著“前方人等趕快散開!”
官道上的行人紛紛向兩邊躲閃,有人認出這是梁國公,議論紛紛,不知為何如此匆忙。
一路疾馳,到了城門口才緩緩減速,當賈琦通過城門之時,忽然邊上傳來一聲叫喊聲,“梁國公稍等片刻!”
賈琦一緊韁繩,轉頭望去,有點眼熟,再細看,原來是柳湘蓮,上前笑道“原來是柳兄弟!”
柳湘蓮上前拱手道“國公爺開玩笑了,可不敢與您稱兄道弟。”
“哈哈哈。”
賈琦擺了擺手,笑道“柳兄弟如此灑脫之人怎麼拘泥於禮節,這樣,你和寶玉他們關係不錯要不就叫我一聲二爺也可。”
說罷,正色道“要是再推辭就是瞧不起賈某!”
柳湘蓮“二爺。”
“這還差不多。”
賈琦笑了笑,“不是聽陛下說你下江南了麼,怎麼突然回來了?”
柳湘蓮略一猶豫,答道“不瞞二爺,我是回京麵聖的,至於何事還不能說,過兩日您就清楚了。”
賈琦點點頭,沒有多問,“走,找個地方咱們坐一會兒。”
“好!”
柳湘蓮拍了下手,“之前還未來得及酬謝二爺的恩典,正好借此機會略表心意。”
想了想,又問道“寶玉最近如何?”
賈琦望向了賈福,“讓人去將寶玉接來,還是老地方。”
“諾。”
賈福連忙差兩名親兵回府接寶玉,今日寶玉隨賈琦去了趟兵庫司,本還要去京營半道接到消息吉安大軍要到了,宮裡讓賈琦前去迎接,這就不能帶寶玉去了,讓人給送回了府中。
柳湘蓮心情十分複雜,數日前他便回到了京城,蘇杭的情況能摸查的已經查清楚,不能的也就放棄了,安插了一批探子潛伏下來之後又去金陵等地摸了摸情況便趕了回來。
今日的相遇也不是偶然,是奉了皇帝的命令來的,他也想利用這次和賈琦麵對麵交談的機會來驗證心中的一些猜疑,他希望能夠解去心中的憂慮。
這兩日賈琦的一連串動作他都看在眼中,整個賈家迎來了一次大清洗,很多人被發配了出去,也有人被送到了人市,當然還有小部分人永遠消失了,這其中就有繡衣衛、東廠探子和戴權手下的密諜,也有被其他家收買的賈家下人。
因為此事,皇帝摔了杯子,不過也僅此而已,這種事情不能拿到明麵上來,總不能以此問罪與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