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賈府!
,紅樓賈府
元豐元年開年便不順,從正月起,一連下了數場大雪,二月份也是如此,好在隨著薊縣不斷傳來好消息,天氣也有所好轉,難得一連三日都是晴空萬裡,這幾日滿城的百姓都是十分開心,因為梁王大婚了,這本與他們無關,然而誰讓賈家大方,從十五日開始,賈家商會所有商品全部降價出售,更是到處派發喜錢,雖說不多,但還是讓不少苦難人家改善了生活。
一大早,寧榮街內外披紅掛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串串鞭炮在寧榮街上炸響,今天是賈琦大婚的日子,趕來湊熱鬨的百姓將寧榮街湧堵得水泄不通,今日寧榮街不走馬車,所有人都要步行,街角有執勤的軍卒看守。
時間還早,賓客都還沒來,賈琦靜靜地坐在書房內,麵前的書案上擺放著一張地圖,一炷香前,賈珍回府了,隻坐了片刻便走了,也沒去見尤氏和賈蓉一麵。
這張地圖是大相國寺的地圖,經過小半個月的探查,終於將裡麵的情況摸查清楚,大相國寺地下有數條密道連接著西城和南北城,也難為這些人了,能在這群和尚的眼皮底下搞出這麼大的工程,還不被察覺,真是令人欽佩。找了一些工匠,準備重新打造這些密道,特彆是其中兩條還靠近寧榮街後街。
賈琦今天穿了一身新郎官的吉服,所謂‘紅花還得綠葉配’,相比較新娘的鳳冠霞帔,新郎的服飾就簡單的多,青綠色烏紗圓領常服。
這時,門外傳來了李嬤嬤的聲音,“哎呦,我的爺,今兒是大喜日子,您怎麼跑這來了,快跟我出去。”
“知道了,這就來。”
賈琦將這份地圖收好,快步出去了,書房外連廊下,李嬤嬤迎了上來,伸手給賈琦整理一下衣冠,嚷道“祭祖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咱們走月門去東府祠堂,回來抓緊先吃兩口墊墊肚子,待會到了榮慶堂可就沒得吃了,又是遊街,又是拜堂,之後那群小崽子還要灌酒,不提前吃點怎麼成!”
看著絮絮叨叨的李嬤嬤,賈琦笑了。
先去祠堂祭祖,回來又被李嬤嬤拉到花廳吃飯,外麵卻炸了鍋,賈忠帶人到處找賈琦,知道賈琦去向的寶玉、賈環和賈蘭都沒有說話,他們都記著李嬤嬤的話,不要讓他們瞎折騰賈琦,眼看時辰就要到了,賈忠急的跳腳,“來了!來了!”看著姍姍來遲的賈琦,賈忠急忙上前說道“王爺,您怎麼才來?”
儀門外,迎親的隊伍早已準備就緒,儀仗隊由親兵裝扮充當。
李嬤嬤上來將大紅花給賈琦戴上,又打量一下,笑道“時辰不早了。”
“迎親!”
邊上的司儀一聲長喝,鼓樂聲衝天而起,賈琦翻身上馬,領著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梁王府在榮國府西側,本著不走回頭路的規矩,隊伍出了門便又拐進了榮國府,也就一裡多路程,寧榮街上鞭炮聲大作,擠滿了看熱鬨的人。
榮國府,榮慶堂。
迎春姊妹都擠在黛玉小屋內,黛玉坐在梳妝鏡前,黛玉嬸娘負責給她化妝,看著身著大紅圓領袍,肩披霞帔,頭戴鳳冠,畫著淡妝的黛玉,賈母不覺微微一笑,看了看,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想了想,又讓黛玉嬸娘在黛玉眉間點上花鈿,就這麼一點,立時增添了幾分溫婉。
看著黛玉有些緊張,探春幾人圍了上來,更是打趣道“林姐姐,聽環兒說,二哥哥準備了很多紅包,待會我們可不會輕易讓他們進院子,怎麼說也要將二哥哥準備的紅包打劫個精光。”
“就是,聽說都是金錁子,搞不好,一年的月錢都抵不上。”
邢岫煙湊過來打趣道。
“林姐姐,待會兒我們在這邊討了喜錢,晚上過府去鬨洞房,這下就能得到兩份喜錢了。”
這是惜春的聲音。
聽了這話,黛玉果然沒忍住,笑出了聲,沒好氣點了下她的額頭,“小財迷!”
這時,榮慶堂外隱隱傳來了鼓樂聲,接著便是鞭炮聲,眾人明白,迎親隊伍來了。
看著還在吵鬨的迎春姊妹,賈母將她們全部趕了出去,有些話還要交代黛玉。
鼓樂聲越來越近,一路上鞭炮聲震天,終於,迎親的隊伍進入了賈家後宅,寶玉、賈環和賈蘭簇擁著賈琦向榮慶堂走來,三人一路上替賈琦散喜錢還禮,都是賈家的仆人,湊上來也就是討個喜慶。
真正要下功夫的就是有迎春姊妹帶領的各房大丫鬟,她們可不怕事,將大門關上,明目張膽的借著機會敲詐賈琦,並放言,新娘子不是這麼容易就能接走的。
催門的紅包塞了無數,堵門的迎春姊妹就是不開門,探春嚷著讓賈琦作詩一首,不然就不開門,寶玉興衝衝走過來就要替作詩一首,不等想好,就聽門內傳來了尖叫聲,厚重的大門開了一條縫,賈環見機向前衝去,大門開向兩邊,裡麵傳來了賈蘭的慘叫聲,推開門的賈環剛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便被探春揪著耳朵拉到一邊訓斥去了,原來賈環趁著裡麵討要紅包的空隙爬上院牆將蘭小子給送了進去,看著被圍攻的叔侄二人,賈琦不好過河拆橋,將準備的紅包全部給了她們姊妹才將他們叔侄給換回來,賈琦這才帶著寶玉幾人走進院子,裡麵都是林家的女眷,嬸嬸伯娘一大堆,她們可不敢像迎春姊妹那樣刁難賈琦,收了禮物說了些吉利話便放賈琦過去了。
接下來是最困難的一關,其實也簡單,看門的都是伺候黛玉的丫鬟婆子,特彆是守著門的雪雁,她不點頭,這個門進不了。
為了娶黛玉,賈琦下了大本錢,他在每個紅袋子裡都裝了六個足兩金錁子,也就是六十兩,這可讓一群瀟湘館的婆子丫鬟笑歪了嘴,謝了恩,又不要錢似的往外說著吉利話,還不忘替賈琦向雪雁說好話,那架勢要不是不合規矩,她們都準備將門給打開了。
看著羞得滿臉通紅的雪雁,賈琦將掛在腰上的玉佩扯了下來,塞到了她的手中,門口站著的婆子丫鬟無比羨慕的看著低頭不語的雪雁,拿到玉佩的雪雁也沒有讓賈琦失望,轉身打開了門。
門開了,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等賈家女眷都在,黛玉這個時候還在臥室裡,看著笑眯眯望著自己的眾人,賈琦頭皮發麻,喜錢好說,準備的非常多,可是,賈琦要待在這裡等吉時,另外那些轎夫鼓手們也要吃飯,要不然待會哪來的力氣遊街,這期間賈琦還要聽這群婦人的嘮叨,都是叮囑他要好好過日子,特彆是黛玉的幾位嬸娘,七嘴八舌的說著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矛盾,都是一些雞毛蒜皮卻能影響感情的事情,算是提前給打了預防針,省的以後鬨矛盾。
賈母將賈琦投來的求助看在眼中,不過沒有說話,笑嗬嗬的坐在那裡安心吃瓜。
“劈劈啪啪!”
賈琦在煎熬中終於等來了鞭炮聲,吉時到了,一頂紮滿了紅綢緞的大花轎被八位腰圓膀寬的轎夫抬到了院門口,轎簾門已經拉起,就等著新娘上花轎了。
黛玉是梁王妃,按理是可以坐十六人抬的大轎,但是林如海不同意,說是太招搖了,沒辦法,隻得換成了勳貴人家標配的八抬大轎。
這時,院門外響起了鼓樂聲,不一會兒,又燃起了鞭炮,眾人明白,新娘子該上花轎了。
黛玉被紫鵑和晴雯一左一右攙扶出來了,喜娘在前麵領路,林家女眷抹著眼淚將黛玉送上了花轎。
“起轎!”
司儀一聲長喝,鼓樂隊憋足勁將喇叭吹得震天響,花轎被抬起,在眾人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向著榮國府大門走去,大門口,早已準備好的林家人在迎親隊伍走後,將銅盆裡的水潑了出去。
婚禮中耗時最長,也是老百姓最喜歡圍觀的便是迎親遊街,然而賈琦可不敢帶著林黛玉繞著神京轉一圈,就是出動全部銳士營軍卒也保證不了安全,說不得自己會被射成刺蝟,仇家太多了,否則自己也不會整日坐在馬車裡了。
不過該有的流程還是要走,迎親的隊伍從榮國府大門出來,順著寧榮街往東走,進入賈家後街,路兩邊站滿了人,有賈家的族人,也有著普通的神京百姓,一路上鞭炮聲不絕,林之孝領著府中的小廝跟在隊伍的後麵大把大把的銅錢撒向天空,惹來大群小孩爭搶,熱鬨非常。
賈家三府占地廣闊,這一路足足走了近一個時辰,到梁王府時已經是黃昏了,府門前已是賓客盈門,此時的府門與之前大不相同,親王府之南門三門,亦如宮門,中門需常年關閉,進出則是兩旁的側門,此時中門大開,兩隊身著盔甲,身披大紅披風的銳士營軍卒靜立兩邊,甚是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