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之間,一道身影穿梭其中。
踩著無數星光的碎片,踏過那無垠的黑暗。
不知向往何方,不知何為終點。
在無止儘的前進中,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越過星河,穿過塵埃,身影最終,在一處停了下來。
這裡,曾有一個藍色的,充滿了生命的星球。
如今,早已在不知多久的歲月中,分崩離析。
其看著那星球曾經的位置,如今已是一片殘骸。
崩壞的行星影響了引力的平衡,星係間剩餘的行星也正在走向毀滅。
恒星在閃爍,軌跡在便宜,規則早已不複,一切都即將毀滅。
那被黑暗裹挾的臉上,透露出無儘的悲傷。
駐足了良久,那身影動了。
“存在,是萬事萬物的第一需求。”
一邊呢喃,一邊前進。
“如果不存在,便沒有後續,沒有意義。”
“為了必要的存在,事物需要得到認可,得到證明,得到承認。”
“得到,足以支持存在的……認知度!”
群星於其身後遠去,星光隨著時間消逝。
“認知度的獲取,來源於他人的了解、知曉、解讀。”
“以及最重要的……”
“來自上層的觀測。”
踏出一步,空虛的黑中發出振動,接著,那些漂浮著的塵埃開始彙聚。
於此腳下,凝聚成路!
“觀測者直接決定了事物的存在本身,倘若事物不存在任何的觀測者,那其也便失去了自身的存在。”
“認知度取決於觀測者對於事物的了解程度,其沒有可以量化的判定標準,因為對於事物的了解因人而異,也因事物而異。”
“當出現複數的觀測者時,認知度會影響事物在更多觀測者之間的傳播,隨著人數增加,事物存在的烈度,或說存在感,會越來越強。”
“但對事物的認知向來不至於一成不變,在多數情況下,隨著傳播的進行,存在感可能會越來越高,而認知度則會不變。這種情況會導致一種結果,那便是事物在觀測者之間產生差異,或者換種說法,可以被叫做……”
“可能。”
瞬間,道路的兩側發生巨變!
右側出現無數個方框,而每個方框則在不斷的播放著不同的畫麵。
有的是一個人正在釣魚,有的是一場激烈的戰爭,有的是一隻猛獸正在捕食,有的是一顆恒星崩塌的影像,有的是多彩的線條正在棱角分明的立體上穿梭。
左側則出現了無數的龜與蛇,自上而下不斷掉落。
那些龜緩慢地下落,重疊在一起,如一座高塔,但永遠看不見頂峰。而那些蛇則銜住自己或同類的尾部,形成圓環,不斷旋轉。
無視兩側的異樣,呢喃與前進仍在繼續:
“事物的存在,絕對的依附於觀測者。”
“不需要真的被觀測,單純知曉也能維持事物的存在感。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知曉,被觀測,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度,那事物便是存在的。”
“但,觀測者,並不依賴事物。”
“事物,於其而言,不重要,不需要,不必要,於他們而言,事物,隻是輕輕一睥時發現新奇之物。”
“好不經意間的舉措,創造了事物的可能,創造了無數的可能,決定了事物的生死。”
“這甚至不是他們的能力,而是如呼吸一般,純粹的,生物活動時產生的排泄。”
畫麵開始閃爍、失真,烏龜的落速開始變快,蛇的旋轉已經肉眼難看。
“那些被創造出的可能,那些計數完全不可統計的可能裡,下場,往往是終結,事物的可能到此為止,再無寸進,再無繼續,被定格在絕對絕望絕滅的永恒裡,呼吸著無可言明的哀歎。”
身影繼續前進。
“在那龐大到超過無數的可能裡,隻有,也唯有那極小的,小到在那觀測維度下完全稱不上數量級的一部分,可以始終維持自身渺小的認知度。”
“而剩餘的部分,會隨著觀測者生物行動的結束,化為觀測者那無數記憶中毫不起眼的微小光點,困於永恒,失去存在,成為死物。”
“這個世界,就是被般的死物充斥著……”
“幸運的是,世界發展中,事物們衍生出了一種機製,可以避免成為那樣的死物。而這種機製便是……”
身影停下腳步,目視前方:
“舞台劇。”
“也可以稱作……”
“故事。”
瞬間。
右側的畫麵如霧般消散,左側的龜蛇在太空中因壓差爆體而亡。
轟鳴般的齒輪聲在真空的環境裡不可思議地響起,巨大的帷幕自視野裡那遙不可及上方降下。
紅色的幕布無風自動,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從那遮掩的後方散發而出!
感受著麵前的氛圍,前進的身影頓了一下。
隨後,繼續開口:“故事,是萬事萬物存在的基礎。”
“故事為事物豐富了內容,為其可被觀測者觀測提供了載體,通過故事,事物的可能不再是簡單無味的記憶點,不再是枯燥單調的死物,其中的情節、橋段,吸引著觀測者,加深著那份認知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故事也給予了事物生命,使其不再隻是一個追求存在的乾癟名詞,而是有了自己的個性、經曆、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