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之海的龍與帆!
在龍與牧師進行著不算友好但至少平靜、一句廢話都沒有的交流時,其他人交換一番眼神,開始默默地探索這個地下書庫。
這裡從前平時並不對外開放,隻有提出申請才能進入,一般人根本得不到允許,因此閱覽區不大,書架間的通道也略窄。絕大多數屍骨都集中在閱覽區——人在滿懷恐懼又無處可逃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聚在一起。
仔細看上幾眼,屍骨的情況更能證明他們之前的猜測,他們很可能是在同一時間突然死去的。
魏特看得頭皮發麻,忍不住低聲向泰絲提出一個正常人的疑問“他住在這裡……不會覺得瘮得慌嗎?”
這跟住在墓地裡有什麼區彆!
“不。”泰絲也用耳語般的聲音回答他,“他說不定還挺滿意,因為死人可比活人安靜多了。”
魏特控製不住地打了個哆嗦,再不敢開口。
“風臨城大爆炸,到底是在機器人開始攻擊之前,還是之後?”泰瑞也正小聲問諾威。
諾威不是機器人,但他的記憶不會出錯,也能將他所看過的所有資料都綜合起來,得出更準備的結論。
“按蘇妮蘇普的消息,是之前,但事實上應該是前後各一次大爆炸,稍小一些的就更多。”他回答,“‘風臨城大爆炸’,隻是個含糊的統稱。”
當時的情況太過混亂,以至於逃出去的人的記憶也十分混亂,沒人能確定到底是哪件事拉開了毀滅的序幕,但大多數人最開始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大事,不是因為爆炸,而是全城的能源突然中斷。
停電,停水,所有需要能源的設備都停止了運轉,不管它們使用的是哪一種能源。
但所謂的“所有的電子設備都壞掉了”,其實並不準確。至少,在剛剛停電的時候,公共設施的確被破壞,有獨立能源的私人設備,卻並沒有受到影響。隻不過,隻要擁有智能且處於聯網狀態,哪怕不是機器人,也再不服從任何命令,隻能手工操作。
通訊器還能打開,隻是沒有信號,飛船能夠啟動,武器也能正常使用。大部分成功逃離風臨城的人,都是在聽見爆炸聲,或得知機器人發動攻擊時當機立斷,立刻行動,才躲過了一劫。再晚一些,就算想逃也很難再逃出去了。
即使那時雷暴還尚未形成,整個城市也已經完全失序。
有人覺得自己在停電之前就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有人的記憶裡,爆炸卻是在停電之後才發生。最終被大多數人認可的一種說法是,蓄謀已久的機器人利用星網控製了所有智能設備,切斷了電源。停電導致新能源研究所的某項實驗失敗,發生了第一次大爆炸,駐守在附近的軍隊都被調了過去。機器人趁機攻進皇宮,試圖挾持老皇帝,但因為皇宮使用的智能設備和機器人反而極少,所以沒能成功,它們也同時控製了星港,不允許人類進入,直到所有的機器人全部撤離風臨城,並在離開之前,徹底毀掉了能源中樞,爆炸將附近的新能源研究所也卷了進去,並且引起了更加劇烈的爆炸。
這第二次爆炸,才導致了可怕的、影響了整個星球的風暴,讓其他幾座城市都墜入大海。而風臨城本身,卻因為某種力量停留在了雷暴裡,依舊浮在半空。
“如果是這樣的話,”泰瑞推測,“我懷疑第二次爆炸並不是機器人乾的……照機器人的行動方式來看,它們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報複布瑞坦人,而是脫離控製。”
在這個星域的其他地方,機器人幾乎是同時行動,但都隻是製造混亂,表明它們的“獨立”,然後趁機逃離,並沒有進行任何毫無意義的屠殺和破壞。
它們對結果的計算比人類精準,它們也沒有人類那樣不可控的情緒。倘若有什麼地方發生了毀滅性的災難,那多半是因為人類的恐懼和憤怒,而不在機器人的計劃之內。
隻要目的達到,它們不會做什麼多餘的事。
甚至,如果風臨城還存在,布瑞坦人即使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選擇了逃離,也必然會回來,重新控製這座城市,那會分散他們的精力,給機器人創造更多的機會。
它們不會計算不到這一點。
“第一次爆炸雖然猛烈,卻並沒有達到炸毀小半個城市的地步,也沒有引起電磁風暴,所以很多人還能在這期間逃離。”泰瑞說,“但第二次爆炸……是真正致命的,很可能……”
他沒能解釋下去。伊斯不由自主地提高的聲音,在這一刻傳了過來。
“他們不會打起來吧?”泰絲說,看起來很是憂慮,又有點藏不住……也根本沒藏的小興奮。
魏特覺得他越來越了解這個似乎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紅發女人了——她未必是真希望他們打起來,但“充滿爭執的交流”可比“心平氣和的交談”要有趣多了。
“……回去看看吧。”泰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