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勿入帝王家!
常山王府的熱鬨暫且不表,回說到除夕那日,豫慶殿中自然是皇家的除夕宮宴。謝皇後與華貴妃都將臨盆,皇上與太後一個攜了謝皇後,一個攜了華貴妃高居上首。
珍饈佳肴流水樣的上到席間,東瀛來的舞姬、西域來的雜耍、梨園司的細樂在演池中輪番上陣,出儘百寶。席間眾人也有見慣不驚的,也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分心他顧的,比如嘉楠,總放了大半心神在謝皇後身上。
皇帝等各自祝了酒,常山王先領頭向太後等敬酒。皇帝心中正膈應他在寶華寺之事,隻神色淡淡地舉杯淺淺飲了一口便將杯子放下,謝皇後也隻端了蜜水輕輕啜了一口。常山王想到曆年帝後皆有勉勵之語,心中不安,但眾目睽睽之下,也不便多言,自回了座位。
自過了亥時,嘉楠就有些坐立不安,慣例年關是要守歲的,太後年紀大了早回了慈寧宮。皇後此時卻不能就走,翰林院欽點了伴宴的幾位翰林作了應製詩呈上來,少不得還要陪著皇帝一一看過。
忽而殿外傳來一塊三慢的更聲,緊接著便有司更的中官在殿外拉長了聲音頌到“天地人和,至福恒昌,夜半,子時!”。
殿內的歌者便應聲而唱“龍鳳祥,日月光,四海升,開城疆,仁智信,禮儀忠,敦厚德,列聖王,承天道兮,壽永昌,昊天成命,化萬邦”
殿中眾人自皇帝起,齊齊叫好,然後皇帝攙著皇後起身,欲緩步出殿觀看儺儀。嘉楠目光隨著謝皇後而動,恨不能衝過去扶她歇下。
謝皇後剛下了第一階,忽覺腿間一股熱流直下,停下腳步,衝皇帝又是欣喜又是抱歉地一笑道“陛下,臣妾怕是要生了。”
皇帝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嘉楠已經吩咐品蘭道“去,叫配殿候著的產婆太醫帶著東西速來!”然後自己衝過去扶住了謝皇後對皇帝道“父皇自去主持儺儀,兒已命了產婆太醫候在配殿,此刻已經吩咐下去了,須臾便至。”
皇帝來不及欣慰,隻讚賞地看了嘉楠一眼,又指了淑妃與德妃留下陪伴,自帶了眾人往殿外去。
玉階之上,龍椅與鳳塌都極寬大,謝皇後先前便是與皇帝同坐的龍椅,太後與華妃共坐的鳳塌,此刻他欲往鳳塌行去,嘉楠手下使勁捏了一把,把她往龍椅方向推了推。謝皇後雖然不解,但見女兒早有準備,行事極有章法,也就遂了她的意。
謝皇後剛剛躺下,穩婆太醫都急奔而至,太醫先號了脈,又避開了讓產婆檢查,產婆看過言到“羊水已破,隻開到二指。”
太醫點頭道“無妨,臣速開催產湯。”便下了玉台,在金階之上指揮弟子架起藥爐,取了早備好的藥草煎製。
玉台之上已有小太監在女官指揮下擺好了屏風,以便謝皇後在內安心生產。
謝皇後抽空抓了嘉楠的手道“楠兒,儘可放心,此處不是你一個女兒家好待的,快出去尋你父皇。”淑妃與德妃也相勸。
嘉楠搖頭道“母親勿要分心,女兒不會走的。”一麵不時往殿外探去,似有什麼事懸心不下。
果然,還未過得一刻鐘,有宮人擁著華妃也往殿內來,華妃一路噯喲聲不斷,竟似是也要生了。
嘉楠心中暗歎果然這倆孩子還是要先後腳的出來,隻是華妃再不能如前世一般,生出一個“誕於龍椅之上”的孩兒了。
華妃還未破水,隻是陣痛的厲害。好在嘉楠早有準備,產婆太醫並藥材一應都是足足的。產婆給華妃看過,安慰道“娘娘且省些氣力,隻怕還有好一陣呢。”
皇帝在殿外主持儺儀不免有些心不在焉,但歲之大典,容不得馬虎,又見下方表演的各小兒,不禁又生出一點期待正月初一,皇家即將連著出生兩個孩兒,實在是難得的祥瑞。
一時又想到嘉楠的充足準備,不由感歎,幸而女兒實在細心周道,若是皇後與華妃兩個著急送回產室,或者臨時急召產婆太醫,豈不是要誤事!
待得儺儀演畢,煙花四起,那扮了童男童女的孩兒被眾人將將抬起,眾人歡呼之際。殿內有女官一路急奔而出,向皇帝稟道“恭喜皇上,皇後娘娘誕下一名小皇子,母子平安!”
皇帝大喜過望,還未來得及發話,又奔出一名女官道“恭喜皇上,貴妃娘娘誕下一名小皇子,母子平安!”
一時群臣齊齊跪下相賀,又有喻翰林出口成詩道
儺舞辭舊歲花火迎新年
元日重雙慶龍門兩麟兒
賀聲徹宮宇歡言上九霄
國祚長綿延千秋萬世朝
詩倒也罷了,難得喻翰林有急才,又做得這樣應景,皇帝一高興便道“好好好,既生在豫慶殿,愛卿又做了此詩,那大兒乳名便叫豫慶,小兒就叫重慶罷!“
一時闔宮歡慶不提,皇帝轉身直奔大殿,衝到謝皇後塌前,早有嬤嬤抱了兩個孩子過來,倆孩子湊在一起,都粉團團玉雪可愛。皇帝雖說不欲華氏有子,但果真生下來又不一樣,本來子嗣不豐,如今一下得倆,簡直喜不自勝,一手抱了一個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