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猛投靠羅網,他竟然一點兒風聲都沒有收到。
他敗得不冤。
“你想知道什麼?”
“陳勝吳曠兩位兄弟的死跟田猛有沒有關係?”朱家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可是他還想多問一句。
“是田猛殺的。”
回答了朱家的問題,贏侈遞給驚鯢一個眼神。
驚鯢會意,一劍刺穿了朱家的心臟。
這一次命中要害,哪怕內功再高也死透了。
“朱家也死了,農家如今田猛一家獨大,雖然他不是俠魁,但跟俠魁沒什麼差彆了。”
“這不是我想要的,趁著這次攻打楚國,讓田猛消失吧。”
驚鯢暗暗記下了,著手給田猛安排上。
……
神農堂堂主朱家失蹤,神農堂暫時由田猛接管。
以田猛為首,田虎、田仲、田蜜,四人五堂集結農家弟子,司徒萬裡本就是一個牆頭草,見到田猛大勢已成,便主動投靠。
農家十萬弟子集結完畢。
贏侈給田猛了一道密令,便是讓他帶著農家的十萬弟子悄悄前往淮河。
項燕打敗了齊國的軍隊,將齊軍給趕出了楚國。
然後便率領楚國大軍返回壽春拱衛都城了。
為了防止齊國卷土重來,項燕在淮北一帶布置了幾道防線。
如今齊國那邊還沒有出兵的動靜,後勝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贏侈決定再給齊國增添一點信心。
那就是讓農家的十萬弟子將項燕布置的防線打穿!
雖說農家十萬弟子比不上十萬大軍。
但是淮北一帶的楚軍沒有十萬,而且農家弟子不可能與楚國的軍隊正麵交戰。
兩軍交鋒,農家弟子不如楚軍。
可要是一對一的情況下,或者小股部隊作戰,楚軍便不如農家弟子了。
典慶帶領五萬百越士兵從楚國東南的無錫城出兵,衝擊楚國在東南一帶布置的防線。
田猛帶著農家十萬弟子衝擊淮北的楚軍防線。
隻要楚國三處戰場的烽煙再起,齊國出兵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
楚國都城,壽春。
自項燕帶領三十五萬大軍回援後,王翦合圍壽春的布置便改為了將士兵全部囤積在了壽春西城門外。
項燕的軍隊沒有入城,而是選擇在壽春城北麵的一座衛城駐紮。
壽春城雖然比不上魏國都城大梁城那麼堅固。
但也是少有的大城。
城高牆厚。
是此,想要讓強攻壽春城並不容易,尤其是在楚王將周邊城池的士兵全部都調集到了城內守城。
如今壽春城內少說也有十萬到二十萬的軍隊。
雖然都是雜牌軍,很多人都是隨便訓練了兩下便拉上了城牆。
但是隻要不是正麵衝鋒,憑借著城牆的堅固,還是能夠與秦軍一戰的。
更何況北麵還有項燕的大軍,使得秦軍不敢輕舉妄動。
一時間,壽春戰場便陷入了僵持的局麵。
楚國拖得起,秦國卻拖不起。
補給線太長,又是在即將入冬的時節,若是無法攻下壽春,秦軍恐怕是要撤退了。
是此,無論是壽春城方麵,還是項燕所帶領的三十五萬大軍都選擇了固守城池與王翦對峙。
要打,王翦就得攻城。
攻城一方的劣勢是個人都清楚。
楚國一方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拖到入冬,拖到秦軍主動退去。
到時候,無論是收複失地,還是趁著王翦撤軍而追殺都可以。
……
秦軍大營,中軍大帳。
包括王賁在內,秦軍的將領們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跑到王翦的營帳中請求出戰了。
所有人都清楚楚國的目的。
繼續拖下去,他們隻能被迫撤軍。
哪怕沿途做好了防止楚國派兵偷襲的防範,但打下來的這些土地怕是會全部給吐出去。
沒有一座堅城守衛,沒有足夠的時間布置防線,打下來的楚地是不可能拿得穩的。
可王翦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他一手拿著書,一手端著茶。
無視掉秦軍將領們焦急的神色,自顧自的品茶看書。
“將軍,下令吧!”
“是啊,不能再拖下去了!”
“馬上就要入冬,冬天我軍的補給根本就跟不上!”
除非是縱兵搶糧。
可是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下一次攻打楚國的時候,他們受到的阻力就會大大增加。
而且秦軍的軍紀嚴明,秦王也不會允許他們縱兵搶糧的。
李信站了出來。
“若是將軍有什麼顧慮,可分我一支軍馬,我親自帶隊攻打壽春,不破城門誓不還!”
“你們都是這個意思?”
王翦知道這時候再不交個底,這些家夥怕是會鬨出什麼事情來。
眾人聞言,目光灼灼的看著王翦。
一個個都期待的等著王翦點將。
然而,王翦卻沒有出兵的意思,“都彆著急,士兵們過冬的物資已經進入楚地了,哪怕是今年打不下壽春城,我們也能夠在這裡安全過冬。”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過冬的物資已經送到楚地了?
這麼長的補給線,真的劃算嗎?
當然不劃算!
若是從鹹陽往壽春送三十五萬的大軍的物資,那不得血虧成什麼樣兒了?
很簡單的一個轉換而已。
利用翡翠虎的力量,就地在楚國境內籌備物資。
贏侈就是為了這事兒才把翡翠虎帶上的。
翡翠虎的勢力雖然沒有擴張到楚國全境,但是在楚地有不少他的朋友熟人。
隻要利益足夠,糧食、衣物自然少不了。
……
見眾人都安靜了下來。
王翦繼續說道,“此外我們的兩路援軍已經出動,我們隻需要安靜的等待即可。”
援軍?
他們還有援軍?
李信和蒙恬相視一眼,他們就是帶著二十萬大軍增援而來的。
王上可沒有派出第三路、第四路援軍啊!
雖然眾人不太相信,但王翦說的信誓旦旦,他們也隻能是暫時信了。
“我們是要等援軍到了,再發動總攻嗎?”李信問道。
“不,援軍不會到壽春,壽春隻能我們自己打。”王翦搖了搖頭,“我們等待的是楚國亂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