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吧,還在習慣中,角色轉換需要個過程。”溫蒂微笑著回答“現在隻有五個人、三家客戶,和智亞相比力量太弱了!”
趙唐不以為然地擺擺手“你既然自立就是智晟的領導者,不要總拿智亞來比較,而要看和昨天比智晟是否又進步了。
不然你的員工會覺得沒有方向和凝聚力,也會對你這個領導缺乏信心。”
他見溫蒂點頭,又說“至於客戶,我最近退下來倒多了機會去接觸和觀察彆的獵頭公司,這方麵有點心得你要不要聽聽?”
“好呀,你說唄。”
“又好多小獵頭公司都在忙bd新客戶,而且是終年累月、樂此不疲。
但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他們不是缺客戶和職位,而是缺乏關閉職位、實現成單的決心和自信,因此才丟西瓜、撿芝麻。
今天覺得客戶不錯,明天就覺得太難伺候,找出各種理由來扔到一邊。但是如果客戶很好說話,人好找、錢好掙,那還要獵頭做什麼?
那機會憑什麼就落到你手裡?
要知道我們獵頭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幫客戶解決招聘環節上的疑難嘛。
所以迎難而上才是獵頭的本質,畏難就躲或者領導縱容這種畏難情緒,那就什麼客戶也接不成,有多少客戶也難成單或者成單率非常低。
這樣不僅占用領導者的精力,而且加大了成本開支。
那麼如何解題呢?在我看來隻有一個辦法叫咬牙挺住!
領導要能狠心、恒心,有決心帶一支鐵的部隊,能亮劍對陣而不是見勢頭不好立即撤退的隊伍。
換句話說,你給自己的企業定位必須清楚,你要建立正規軍,還是遊擊隊?
前者,認準戰役方向,領導說往這裡突擊,那就一門心思衝過去;後者,是鬆散的,能掙錢弟兄們留在這兒,不高興了拍屁股走人,而且還要和彆人說是‘隊長無能不是我們沒儘力’等等。
你要的是啥隊伍?你自己心裡要先拿定主意才行!
其實,是不是每家獵企都需要那麼多客戶?
我看倒未必。如果你想要遊擊隊,確實需要遍地找食就像後院散養的老母雞。
但如果你要正規軍,我看一家大廠伺候好就夠了。”
“可是……,人家都說大廠太有勢力,會以大欺小……。”溫蒂猶豫地抬起頭。
“我問你,大廠的人力想要的是啥?業績,很好你答對了。
那麼誰能幫他搞定業績,誰就是朋友,他就會給誰笑臉。這個邏輯沒錯吧?
人間利來利往,彼此的人際關係不是靠遠近來維係的,而是你對對方來說是否有價值。誰也不是天生就該對你好或不好,那是小孩子才會這麼考慮問題。
在社會上彼此間的合作或疏遠,都是從利益角度出發決定的。就像我和小韓總也是如此。
你對hr來說有用處,就像你的員工能幫你拿到回款,是一個道理的。
那這樣的供應商他為什麼要得罪,為什麼要‘以大欺小’,為什麼要讓自己的業績打水漂?
沒道理!所以對可以幫助他、一心一意為他服務的供應商人力一定是配合的,否則這個人力心理或素質有問題。能說得通吧?”
趙唐微笑地看著溫蒂發亮和沉思的目光繼續說“我最近接觸了兩個自己開公司的小朋友。
一個成天忙著bd,追著讓我給他介紹客戶,可真簽約了又做不下來,認真倆星期就丟開。
另一個隻做金融類的融資經理或總監崗位,非常專注,四個人每年回款達到三百萬!”
“我明白了,你意思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專注些?”溫蒂問。
“專注有好處,你開拓和維護客戶成本相對較低,不用經常性對員工做客戶介紹與輔導,他們熟悉了客戶的需求、脾性,做事效率反而會高。
我朋友專注的是崗位,寬度是夠的,選擇麵比較大。
如果你專注於某一兩個客戶,那麼除非他們可以有足夠的體量、產生足夠職位需求給你,否則會有選擇麵過窄、依賴性過高的風險。
萬一它在市場上地位動搖或受政策、局勢影響,你怎麼辦?所以我說要找大廠!
如今很多獵企不願意服務大廠,原因如你所說。人當然有傲氣,人家是大廠說話底氣就會不同。但同時這也是機會呀!
現在不伸手,等彆人都醒悟過來你再想進去,競爭就會大多了!”
“有道理,我會仔細考慮你說的。謝謝你托尼!”
趙唐笑著起身,道“還沒進屋就拉著你說這些,太失禮了。走、走,咱們進去看看我兒子!
小東西可乖了,對什麼都好奇。哎,我記得你訂婚了。打算什麼時候辦事,是和那位玫瑰花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