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安送孫少平去火車站。
“少平,我們離家遠,家裡你多上點心,學校放假,你就回去看看,不用擔心路費
我每個月給小妹寄錢,讓她帶回家。
你到了學校,給我寫封信”孫少安叮囑了很多。
“大哥,不用給我寄錢,我去了學校,也有補助。
而且,我最近寫的文章,感覺能發表了。
我也有了稿費。”孫少平一直都很努力。
雖然寫的文章一直被拒稿,但孫少平一直在寫。
終於,孫少平寫的文章,能發表了。
“等你真的拿到稿費再說。
大哥這裡不缺錢。
這幾年,稿費攢了不少。
平時工資也不低。”孫少安工作這幾年,工資漲的挺快。
一方麵,是因為孫少安技能不錯。
另一方麵,孫少安跟喬增明關係很好,有提高的機會,喬增明都沒讓孫少安錯過。
“給你買的臥鋪,路上好好睡一覺。”孫少安給孫少平買的火車票。
孫少安和田潤葉去學校報道,並且把戶口轉到了學校集體戶上。
不僅如此,還把兩個孩子的戶口,也轉到了學校集體戶。
這樣,虎子和燕子可以在京城上學。
“你好,我是孫少安。”孫少安去學校上課了。
碰到同學打招呼。
孫少安學的專業是數學。
不是孫少安喜歡這個專業。
是因為招的專業裡,孫少安能選的不多,相比其他的,孫少安選了數學。
“你好,你住哪個宿舍”有個絡腮胡壯漢問。他年紀二十八九。
“我不住學校,在外麵租了房子。”
“啥還能租房子”
“對,我這不是結婚了嘛,帶著妻子、孩子一起來的。”
“啥你還帶妻子孩子來了”好幾個同學都驚呆了。
“對,我妻子也考上了大學,是那邊的京城師範。”
“啥你妻子也上了大學這麼厲害”
“還行,這兩天忙著把戶口轉過來,孩子也能就近上學。”
“這不錯啊,你安排的很好啊。”有好幾個年紀大的同學,一臉羨慕。
他們也成家了。
但老婆孩子都留在老家,沒帶來京城。
原因嗎
很簡單。
不是誰都有錢在京城租房子,有錢在京城生活。
孫少安在學校的生活開始了。
不過,孫少安不會像以前那樣安分守己。
孫少安要做些事。
周末的時候,孫少安去附近的河邊釣魚。
每次都能釣不少。
不僅夠吃,還可以換不少錢票。
另外,孫少安開始接私活兒。
比如修理鐘表,修理收音機,等等。
能做的事,不少。
孫少安每個月收入,不少。
不僅夠了家裡的日常開銷,還攢了不少錢。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在學校,孫少安表現中等,不好不壞。
跟同學們關係,還不錯。
有幾個要好的,孫少安也邀請他們來家裡吃頓飯。
有空,帶著家人在京城轉轉。
一起爬了長城,去了不少地方。
一起吃了烤鴨,去知名酒樓吃飯。
忙忙碌碌中,轉眼到了放暑假的時候。
“張叔,我們明天回老家,九月再回來。”
“這麼快就回去了”張老頭有些舍不得孫少安一家人離開。
這幾個月,兩家相處的很好。
虎子和燕子,跟小芳玩兒的很好。
兩家經常在一起吃飯。
“老家那邊,就我奶奶和我爸在,不知道他們過得咋樣,得回去看看。”
“是得回去看看。路上小心點,聽說火車上賊不少。”
原西縣。
火車站。
孫少平和孫蘭香,還有田潤生,一起來接站。
沒等到火車到站,他們先看到了張三和李向前。
“少平,你大哥他們還沒回來”張三和李向前竟然來接站了。
“三哥,向前哥,火車好像晚點了,還沒到。”孫少平認識張三和李向前。
“在黃原師範咋樣”
“還行吧。”
“聽你大哥說,你寫的文章發表了”張三跟孫少安一直有聯係。
有一次,李向前開車去京城。
張三也跟著去了。
他們還在孫少安家吃了頓飯。
“對,發表了兩篇文章。”
“真是好樣的,你和你大哥都很厲害。”
說說笑笑中。
火車到站。
“少安,這裡”看到孫少安他們出來,張三大喊一聲。
遠處,孫少安也看到了張三他們,沒有大喊,隻是揮揮手。
許久不見。
幾人,少不了一番寒暄。
李向前開車來的。
孫少安、田潤葉、少安媽、兩個孩子,坐在李向前車上。
其他人,騎自行車。
大家一起去安葉居。
“在京城待了那麼久,感覺咋樣”
“爬長城了嗎”
“京城的烤鴨好吃不”
孫少安下廚,做了一大桌子飯菜。
大家邊吃邊聊。
“張三,要恭喜你啊。”孫少安舉杯祝賀。李向前說張三升官發財了。
“向前也不錯,他”張三也說了李向前的一些變化。
隨著年紀增長,大家都有了一些變化。
雙水村。
老太太和孫玉厚都還不錯。
平時,田福堂和潤葉媽,經常過來幫忙。
值得一說的是,孫玉亭和他媳婦賀鳳英,並沒有過來幫忙。
他們倆人太懶,自個兒家都懶得收拾,不會過來幫孫玉厚。
“奶奶,這是給你買的蛋糕。”
“爸,這是給你買的煙酒。”
孫少安他們回來,還是買了不少東西。
“你們在京城咋樣”
“錢夠用嗎”
在家待了一陣。
孫少安和田潤葉,帶著兩個孩子,去了田福堂家。
“爸,這是潤肺的藥,你少抽煙,少喝酒。”
“媽,這是京城的糕點,你嘗嘗。”
“潤生,這是京城時髦的衣服。”
“謝謝姐夫。”
“這次高考準備的怎麼樣能考上嗎”孫少安問。高考還沒開始。
“夠嗆,姐夫,我學不進去。
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
沒兩天忘個乾淨。”田潤生不是學習的料。
“忘了,再重新背,總能記住的。”孫少安鼓勵幾句。
幾天後。
金波回來。
“藏語學的咋樣”孫少安問。
“還行。”
“那咱們明天出發”
“好,謝謝少安哥。”
孫少安帶著金波,又去了青海。
那裡,有人等著金波。
李大壯也盼著孫少安去。
希望孫少安能再指導一些畜牧方麵的技術。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