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不寧,有大事即將發生……”
張之維心裡盤算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
前幾個月,倭寇占據熱河之後並不滿足,開始逼近華北,由此展開了長城抗戰。
即便長城軍隊頑強抵抗,血戰不休,但當局的主要力量依舊在搞內部圍剿,所以最後以失敗告終。
倭寇在突破長城防線,逼近北平,當局懼怕,開始妥協。
此事最終以和談結束,默認了倭寇對熱河的占領,也讓華北門戶洞開,為後麵埋下重大隱患。
曾西北軍馮大帥,對此很不滿,組建十萬同盟軍,要驅逐倭寇。
同盟軍英勇奮戰,一度拿回了不少失地。
但倭寇也很快增員,雙方在猛烈激戰。
而在這個關鍵時候,金陵一方非但沒給同盟軍絲毫援助,還切斷了他們的補給,並調集十六個師圍攻同盟軍。
在內外夾擊之下,同盟軍傷亡慘重,最後以失敗告終,馮大帥下野,多名抗倭義士英勇犧牲。
此事之後,那支在倭寇入侵魔都時,違背不得反抗的命令,選擇與倭寇血戰的部隊,不滿金陵方的這種做法,主張神州人不打神州人,應該停止內戰,抗擊倭寇。
這個主張讓他們遭到了各方的排擠,一怒之下,他們發動了事變。
金陵方大怒,派出五十萬大軍前去鎮壓,現在雙方還在對峙。
“事變的地點,正好是三一門所在,覆巢之下無完卵,難道老陸和左門長他們會被波及。”
“可沒道理呀,三一門向來不插手這些事,而且原本三一門也沒被影響。”
張之維覺得有什麼東西是自己沒考慮到的。
“是什麼事?”
他眼中黑白線條交織,不斷的拉長。
在這個過程中,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推算有偏差,有一段黑白線條的走勢中斷了。
“問題就出在這裡。”
他順著中斷的黑白線條看過去。
黑白線條已經中斷,前方隻是空白,他隻能沿著黑白線條往後回溯。
很快,一個畫麵出現在他腦中。
畫麵裡古木參天,滿目蒼翠,山壁前豎著一塊石碑,碑上寫著“太子洞”三個字。
碑後有一個山洞,山洞門口站著一個鶴發童顏,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老道士。
老道士手裡拿著一本書,正在翻閱著。
這個老道士張之維認得,正是武當武聖,孫門長。
他看向孫門長的時候,正看著書的孫門長,也抬頭看向他。
四目相對,雙方的眸光似乎劃破了時空,在這一瞬間交彙。
緊接著,有聲音傳來:
“之維小友,告辭了!”
張之維心裡一沉:“門長要去哪裡?”
“我生已儘,道形已立,今朝脫略乾坤鎖,此身長作大羅舟。”
武當門長說完,畫麵如夢影飄散,黑白線條也消失了。
不是斷裂,而是整個消失。未來,現在,過去的命運線全部消失。
張之維歎息一聲,武當門長仙去了。
緊接著,一股莫名的心悸席卷而來。
張之維眉頭一皺,儘管立馬從這種心悸中驚醒了過來,但那種心悸的感受卻久久不散。
那感覺,就好像自身的某些東西消失了部份。
“是什麼消失了?”張之維閉目感受了一下。
以他的觀力,這個世界上能瞞住他的事不多。
很快,他就找到了心悸的原因。
是自身與武當門長的因果線消失了。
“因果線居然隨著命運線消失?”張之維自語。
因果線和命運線不一樣。
人死之後,命運線會結束,但因果線卻不會就此消失。
因果是你過去所作所為的延伸,隻要你種下了因,哪怕你死了,這個果該結還是會結。
所以,即便一個人去世了,他留下來的因果線也會繼續延長。
但武當掌門的因果線隨著命運線一同消失了。
因果是往日裡做出行為的反饋,因果線的消失。
“難道孫門長以前做的事都消失了?”
但緊接著,張之維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這不可能,做過的事情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
“更有可能的是,孫門長自身切斷了那些因果,所以因果線消失了。”
“但孫門長又沒和我直接接觸,因果線是怎麼斷的?”
“就憑剛才那一句話?!”
張之維覺得不是。
因為剛才他若不用能力進行推演,是不會和門長有那一瞬間的神交的。
而且,那一刹那的交彙,也沒有了卻因果的作用。
更像是一種走之前見到朋友和朋友道彆。
“沒有任何的接觸,因果卻全斷了……”
“更有可能的是,武當門長單方麵的斬斷了因果。”
斬斷因果,對尋常人來說是天荒夜談。
但對張之維這一層階的存在來說,卻是有可能做到的。
當初,伊勢神宮的大宮司借助陣法,循著因果對他咒殺,就被他用一劍隔世把因果線斬斷,中斷了咒殺。
不過,他的這種斬因果的方式,和武當門長使用的不一樣。
因為,武當門長沒理由單獨斬斷和他的因果。
更有可能的是,武當門長一口氣斬斷了自己和所有人之間的因果線,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效果。
張之維想起了全性的教義,不拔一毛,不取一毫,放下一切。
“斷絕自身與外界的一切聯係,一切因果,這不正好符合嗎?”
“所以說,武當門長這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