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儀式結,接下來便是新門長的繼位儀式了,依舊是張靜清主持。
繼位儀式安排在天柱峰東北側的展旗峰的紫霄宮。
眾人移步紫霄宮,隻見前方三清殿內,香煙如縷,道樂輕揚,簷角銅鈴輕顫,似與殿內鐘磬相和。
殿內的陳設,依照道教齋醮科儀嚴整布置。
三清塑像前,設有足足九層香案,案上供三清鈴、玉如意、北鬥七星劍、紫金令牌……
兩側則分列有二十八宿燈盞,燭火明明滅滅,映得案前“道通天地“匾額愈發莊嚴。
眾人到齊,吉時已至,殿外傳來三聲鼓響。
身著玄色法袍的天師張靜清,攜武當新任掌門紅臉老道緩步而入。
二人都足踏雲履,手持玉笏,行至殿中,在蒲團前立定。
緊接著,張之維接過武當監院道長遞過來的淨水盂,以楊柳枝蘸水,灑向四周,清淨壇場,然後誦《淨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穢氣分散……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聲落,武當眾弟子齊誦“無量天尊“,聲震梁宇。
然後便是新掌門行三跪九叩大禮。
一拜三清,二拜真武大帝,三拜張三豐等曆代祖師牌位。
每拜必俯身下伏,額頭觸地,儘顯恭謹。
拜完,旁邊的張靜清取過案上的“武當派鎮派玉印“轉身麵對新任掌門,朗聲道:
“道統傳承,非為私授,乃承天運、繼祖誌。汝隨吾修行三十載,悟"虛靜"之道,體"柔弱"之理,今以玉印付汝,當守"尊道貴德"之訓,護持山門,濟世利人,勿負三清祖師庇佑。“
紅臉道人聞言,脫帽免冠,免冠是道教受戒接位時的重要禮節,以示摒棄私我,恭承天命。
而後,他雙手過頂承接信物,朗誦誓文:
“弟子今日蒙祖師垂憐、天師托付,承武當掌門之位。當以《道德經》為綱,以太極功為用,敬天法祖,慈愛眾生,不逞強、不妄為,使武當道法如北鬥長明,若江河不息。如有違此誓,甘受天譴。”
發完誓,紅臉老道叩首三次,起身從張靜清的手裡接過玉印。
指尖觸到印上“道經師寶“四字,冰涼溫潤,似有千鈞之力。
隨後,張靜清拿起一旁準備好的淨水,以桃木劍蘸水,點在新任掌門眉心,誦道:
“今日授汝,法籙隨身,護汝身形,鎮汝靈神“
此為“點竅“之禮,象征靈性開悟,承接祖師靈力。
隨後,張靜清帶著紅臉老道共同執香,依次向三清像、真武像、祖師牌位上香。
香要三炷,必須呈“品“字形插入香爐,每插一炷皆默念祝詞,祈願國泰民安、道法昌隆。
這一步驟完,殿外,三十六名道童持幡而立,隨鐘磬聲吟誦《清靜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經文聲中,張靜清緩步退至東側客座,到了這一步,繼位儀式便算是完了。
紅臉老道則升至主位,武當的一眾弟子排班列陣,行“八拜“大禮。
一拜天地,二拜日月,三拜三清,四拜上一任掌門,五拜新掌門,六拜祖師,七拜山門,八拜眾生。
每一拜都需要拱手彎腰,足尖點地。
因為事先排練過,一眾武當弟子動作整齊劃一,衣袂翻飛如白鶴振翅。
拜完,紅臉老道執笏板而立,對眾弟子言:
“《道德經》有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武當之道,不在爭強,而在守中。此後凡我武當弟子,當知"上善若水",以柔克剛,以道化人。”
話音落時,殿外的陽光恰逢其時的透過窗欞,照在了玉印上,折射出一道金光。
眾弟子見狀齊呼“無量天尊”,聲浪漫過紫霄宮的石階,與武當山的鐘鼓相融,久久不散。
至此,武當的兩場大典結束,整場大典無半分喧囂,唯見儀軌井然,處處透著道教清靜無為,天人合一的本真。
“道在己身,不在位高,能守真常,便是掌門。“張靜清放下手中的法器,對著紅臉老道抱手說道:“恭喜了,李道友!”
“此次勞煩天師親自主持,李某感激不儘!”紅臉老道抱手回道。
“隻是主持兩個儀式而已,李道友不必如此客氣!”張靜清笑道。
以後,紅臉老道又感謝了一番來觀禮的各位江湖道友。
作為響徹江湖的大派,掌門更替可不止是一個門派的事。
就好像劇情裡,老天師辦羅天大醮,選下任天師繼承人,要廣邀天下同道來觀看是一樣的。
隨後,紅臉老道繼續接待著眾人。
儀式結束後,便是慣例的宴席環節,眾多同道遠道而來,總不能隻看兩場儀式就打道回府,按江湖規矩,通常要設數日流水席款待八方賓客。
畢竟現在這年頭,交通不發達,一些原本想要來觀禮的客人,可能因為路上的各種耽擱,沒能及時趕上儀式。
對於這些客人,看不到儀式,總得吃口酒席嘛。
武當作為玄門大派,即便現在是困難年代,宴席亦是頗為豐盛。
席麵備有“均州八大碗”,如蒸蹄膀、蒸丸子、蒸扣肉、蒸酥骨等地道佳肴。
吃席時,坐位安排也講究一個尊卑有序。
老輩們同席,年輕人一桌,十來歲的少年們另坐一隅。
值得一提的是,張之維本應該和張懷義,陸瑾,呂慈等年輕一輩坐一起,卻被安排到了老輩桌。
還是和天師,左門長,少林方丈,武當新門長這些頂級老輩們坐一起。
但卻無人有任何異議,視此安排為理所當然。
麵對一眾老前輩,張之維也不怯場,大馬金刀的坐著,大快朵頤,從善如流。
酒過三巡,身著白袍的王家主笑著提議道:
“諸位高門齊聚實屬不易,不如讓年輕後生們演練助興一番?也看看如今青年俊傑的手段!”
“王家主很喜歡看人演練啊。”
張之維記得,上次陸家大院也是王家族率先提議的。
張之維一開口,王家主腦中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那次陸家大院的比試。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其實類似的比試,每年都會發生幾次,但實在是張之維一巴掌打哭陸瑾的場麵太讓人印象深刻了,即便過去很多年,他依舊記憶猶新。
想起那時候陸瑾的狼狽樣,王家主笑道: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不也想看看後浪們的手段嗎?當初陸家大院的時候,我不提議,又怎能得見小天師的通天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