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這麼一種氛圍。
劉風現在要麵對的,就是這麼個情況。
一個名士,端著酒樽,來到劉風的麵前。
“劉先生,聽說你是劉虞的兒子。”
“你爹死了,你還在這裡喝酒,不尷尬嗎?”
“如果天下人要說你不孝,你該怎麼辦?”
這話問的,就十分欠揍。
但是風氣如此,正常情況下,不管心裡再不滿意,也得裝出一副大度的樣子,誇人家罵的好。
不得不說,往後名士慢慢的絕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現在,這種生物還非常的多。
劉風就偏偏端起酒樽,又喝了一大口。
“我父親生平,就喜歡宴請名士。他常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我現在,正是在效仿他,這就是我的紀念方式。”
“所以說,你也是名士嗎?怎麼會沒聽過這句話?”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這句話其實是孔融說的,而且是十五年之後才說。
現在,當然沒人聽過。
那個名士哪知道,劉風是在忽悠他?
被問的滿臉尷尬。
“在下王粲,對劉虞大人,仰慕已久,隻是從無交往。”
“今天,看到他後繼有人,我很欣慰。”
王粲?
劉風差點把這個人忘了。
他不是很厲害的謀士,但卻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法律方麵的專門人才!
性格非常的古板、嚴謹。
難怪剛才,一開口就那麼質問自己?
見王粲準備坐回座位。
劉風怎麼可能就這麼放過他?
“王粲,我父親被公孫瓚冤殺,天下人都知道。”
“既然你這麼仰慕我父親,要不要寫一篇文章,罵一罵公孫瓚的卑鄙殘暴?”
這個王粲,還有一個特長,就是文章寫的特彆好。
早年他去長安,拜訪過蔡邕。
蔡邕對王粲特彆推崇,甚至公開說,自己的文章不如王粲。
這是非常高的評價!
要知道,當時的蔡邕,已經是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了。
竟然給一個後輩,這麼高的評價,非常難得。
王粲尷尬了。
酒宴之間,說話難聽一點,沒有關係。
可要是專門寫文章,罵一個實權諸侯,那不是腦子有大病嗎?
而且現在的公孫瓚,還不是一般的實權諸侯,還是那種實力頂尖的諸侯!
這種人一個罵不好,容易全家死光光。
“這……”
王粲雖然知道,這種時候接不上話,會有損他的名聲。
可是顧不上了。
他知道劉風說的是事實,他無法反駁,但又不敢接話。
劉風不可能放過王粲。
起身硬拉著王粲,在自己身邊坐下。
“你不用怕,把事情的真相,全都寫出來,讓天下人共同聲討公孫瓚。”
“以後,可以待在我軍中,我保護你!”
這下,王粲徹底被架在火上了。
拒絕的話,就是怕!
文人風骨全不要了,屈從於強權。
那以後的名聲,就徹底臭大街了。人人談到他,都會說他沒有風骨,是文人界的恥辱!
要答應的話,那可是在拿自己一家老小的命在賭啊!
你說無緣無故的,自己非要上來搭這個茬。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