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投效曹操,本身就是被迫的。這種情況下,無論曹操安排什麼人來做青州刺史,孔融都會心中充滿了抵製。
但要是劉風,那就大不相同了。
之前北海受困,是依靠劉風的大軍,才給北海解了困。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孔融對劉風的人品作風,那是相當認可的。
和劉風合作,共同處理青州事務,這是孔融目前最好的結果。
“老夫也讚同,劉大人來做這個青州刺史。”
劉風本沒去想,自己來掛職青州刺史。
被曹操和孔融,這麼一唱一和的,倒也認真的考慮了一下。
因為現在的天子,已經被人控製,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所以表奏這種千裡之外的事,一般都會得到許可。
但這種官麵上的許可,並沒有太多實際作用。最根本的,還是要看誰的力量,足以掌控一州軍政。
有了曹操的表奏,劉風這個青州刺史的官職,就算是名正言順了。
論力量,劉風也剛剛挨個擊敗了兩個所謂的“青州刺史”。
青州境內,無人能與劉風抗衡!
隻要劉風點頭,這個職位到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大局來看。
曹操表奏劉風為青州刺史,就等於公然告訴袁紹和公孫瓚,青州是他的勢力範圍。
這樣一來,等於同時與袁紹和公孫瓚結怨。
不過不要緊。
因為袁紹現在正處境艱難,公孫瓚也在全力對付袁紹這個大敵。
曹操突然站出來,不但不會吸引任何一方的火力,反而還會成為袁紹和公孫瓚都要拉攏的對象。
這兩方,曹操當然是更偏向袁紹。
袁紹就算是心裡嫉恨,也會忍到眼前的危機,解除了以後再說。
的確是一步妙棋。
缺陷就是,劉風做了青州刺史,就更加有底氣,成為一方諸侯。事實上,曹操並沒有從中得到實際利益,就隻是穩固了和劉風的同盟關係。
劉風想了想,就點頭應道。
“也好,那我就掛上青州刺史這個名。”
“不過,我沒空照顧青州,管理方麵,希望曹公能派李整來做。”
這一次,曹操沒有拒絕。
李整是李乾的兒子,李典的堂哥。也沒比李典大幾歲,還是個二十歲的年輕人。
這種年輕人,做青州刺史就不夠資曆。但既然劉風看好他,讓他實際管理,也沒問題。
青州被黃巾、公孫瓚、袁紹,三方麵一起霍霍,就算不是焦土,也已經殘破不堪。
放個年輕人來管理,曆練一番也是好的。
“行,我回去就安排李整過來。”
能有這麼個結果,最滿意的,還是孔融。
他拉著劉風的手,依依不舍的說道。
“要不,劉大人再多住幾日?等李整來了,交代一番再離開。”
“劉大人的寬容,老夫是相當佩服的。就怕李整沒有領悟到這份寬容。”
劉風不可能為了等李整,又在這裡多耽誤時間。
“孔北海多慮了,李整是青年俊傑,一身俠義之風。”
“他來處理州事,怎麼會不敬重你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呢?”
一句話,給孔融哄開心了。
連連感歎。
“可惜老夫的女兒,已經許配給了羊衜。不然一定要為劉大人和小女,牽一牽這紅線。”
劉風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