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轉眼陷落,成了袁紹的地盤。
到此時,袁紹的地盤,已經到達黃河邊,和曹操的地盤,隔河相望。
天下諸侯都能預感到,這兩位頂級諸侯,怕是早晚要開戰。
……
中原發生的這一係列爭端,讓所有人的注意力,從劉風的身上移開。
這給了劉風難得的發展機會,平安地渡過了秩序大亂的階段。
許縣。
在天子抵達之後,更名許都。
改年號,建安。
曹操終於,將天子成功地控製在手中。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戰略,至此真正開啟!
曹操先給自己封了個大將軍。
隨後,又繼續升遷為司空。
同時,將天子身邊,一切對他稍有不滿的人,都清洗一空。
徹底把天子捏在了手中。
這件大事之後。
天下風雲變幻,所有諸侯都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
孫策此時,已經拉起隊伍,去攻打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意圖占據江東,先為自己謀求一塊立足之地。
袁術則修建宮殿,鏟除反對自己稱帝的屬下,開始了稱帝的進程。
陶謙病死,呂布趁機占據徐州,和袁術眉來眼去,打算吞並劉備。
劉表一邊派遣使者,來許都進貢,表示臣服。一邊又私下和袁紹勾勾搭搭,暗結同盟。
劉焉病死,幼子劉璋接位,成為益州牧。繼承乃父遺誌,也有割據稱帝的打算。但因為一乾忠良臣子的勸阻,暫時擱置。
馬騰與韓遂,結為異姓兄弟,積蓄實力,窺伺關中。
郭汜軍中兵變,被部將殺死,餘部被李傕吞並。但經曆了這一番動亂,李傕的實力,也已大不如前。
曹操命令裴茂、段煨,討伐李傕。
張濟也死,侄子張繡接管了張濟的軍隊。因身處夾縫之中,難以存活,投靠了劉表,為劉表鎮守宛城。
袁紹,在吞並了河內郡之後,又掉轉頭,把目光放在了劉風身上。
對於袁紹而言,他把劉風當成是眼前最大的敵人。
一心想著,先滅劉風,再南下,去和曹操爭奪天子,成就霸業。
經過了這麼多事之後。
劉風的新政,已經初見成效。
幽州的最高管理機構,成了他直接領導下的內閣。
內閣這種管理製度,很新穎。
同時因為衙門工作被細化了之後,需要招募大量的人員,來填補缺口。
吃公家飯,成了幽州百姓,最熱烈追逐的一件事。
百姓一熱烈起來,衙門也被推行著,疾速前行。
閻柔和鮮於輔,一個負責馬政,一個負責招募異族邊民。
兩人一合計,乾脆聯合推出了捆綁政策。
凡入籍幽州的異族邊民,不但可以得到劃定的一大塊草場,還能享受一係列的“邊民待遇”。
比如牛馬、皮革的售賣保障,糧食、鹽巴以及鐵鍋的平價供給。另外,還可以將孩子,送入免費的公學。
彆的不說,就這一賣一買兩條,就讓無數邊民兩眼放光。
他們過慣了自生自滅的日子。
北境酷寒,每個冬天,都會凍死很多人,和大批的牛羊。
但在以往,即便他們投靠了大漢朝廷,也沒人管他們死活。
因此,這些人從無歸屬感。
降了又叛,叛了又降,都是家常便飯。
久而久之,中原之人,對這些異族,也就根本不會信任。
閻柔身為漢人,在烏桓生活了很久。還有鮮於輔,本身就是鮮卑人,對這些矛盾都一清二楚。
由他們兩個主導,製定的新政策,目的就是要讓招募的邊民,徹底的融入到幽州的大氛圍之中來。
從而產生歸屬感,肯付出努力,來共同維護這來之不易的新家園。
當然,有些事情,他們兩個也不敢做主。
還是要一趟又一趟的,來請示劉風。
閻柔這次來見劉風,就是請教這麼一件事。
“主公,我最近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