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忿地對劉風說道。
“這些人要抓住了,我統統安排他們去造船。不聽話就丟水裡喂魚!”
李典倒是控製住了情緒,順著劉風指引的方向,想了下去。
“主公,地都已經分給他們了,要策反,給他們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比較好?”
“如果給的條件太好,恐怕又會引起百姓不滿。”
確實。
策反給出的條件太好,就會讓老百姓心理不平衡。
憑什麼老老實實種地的人,就得不到?反而那些搗亂搞破壞的人,還能得好處?
天理何在?
劉風給李典,投去一記鼓勵的目光。
雖然李典想岔了,但是肯動腦子去思考,就很難得。
如果屬下都能有這種態度,即便笨一點,劉風也能帶著他們,迅速讓幽州崛起。
“這件事好辦,無非就是換一個切入點的問題。”
“袁紹派人來臥底,必定要扣下他們的家人,作為人質要挾。”
“所以,隻要發一個公告。”
“船廠、驛站,招募獨居男人,餉錢優厚,但封閉式管理,不準回家……”
李典、臧霸、孫觀,豁然開朗。
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
主公總是有那麼多出其不意的好點子,好像永遠也用不完似的。
這個計策極妙!
倒不是說,餉錢優厚,就能夠吸引那些人前來。優厚的餉錢,隻是一種安撫,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奴工。
關鍵之處,在於招募獨居男人。
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所有獨居男人進行“遊說”。就算有人不想去,也無法忍受頻繁的被人調查和勸說。
潛伏者會本能地不想引起彆人的注意,被關注本身就是一種折磨。
再者。
船廠和驛站,都是比較關鍵的機構。
那些潛伏者一定會想方設法,多安插人進去,這樣方便獲取消息。
可是進去以後,封閉式管理,不準回家。這些人就相當於被控製起來了。
而且還能造成他們消息傳遞的壁壘。
這種時候策反一部分人,就會讓其他所有潛伏者,心理壓力倍增。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出賣?就算暫時沒被出賣,也不確定何時被出賣。
心頭的猜疑,是他們最大的壓力!
主公短短的幾句,裡麵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涵。
讓李典他們三個,越琢磨越感覺有味道。
這樣總體比較鬆散的策反,隻要進行幾番拉扯,就能很容易地讓對方崩解。
而且還不會在民間,引起多大的反響。
同時還順勢把兩個重要機構,也建立起來。
至於,他們會擔心自己在冀州的家人。
這也不是大問題。
隻要主公打敗了袁紹,他們就可以和家人重逢。
隻需要每天給他們灌輸一種想法,劉風是神子降世,袁紹絕不是對手。
這樣就行了。
很多的想法,會自然而然的,在他們的心頭發酵。
最後。
臧霸還是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主公,和曹操之間,牛馬換糧食的交易,必定會遭到袁紹的破壞。”
“我們要怎麼伏擊他們?”
從一開始布這個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讓袁紹吃一個大虧,削弱他兵力的同時,再惡心惡心他。
最後的伏擊,自然是重中之重。
劉風對於這場早就預定好的伏擊,也曾設想過很多方案。
殺傷為主?
還是俘獲為主?
或者還是把重心,放在惡心袁紹上麵?
前後其實想了很久,最後覺得,這一次伏擊,將會標誌著雙方正式開戰。
還是以爭取後續戰略上的主動權為主。
這樣搶占先手,然後再不給袁紹喘息的機會,才是最佳方案。
“袁紹過得太滋潤了,想欺負誰,就欺負誰。”
“我們這一次的伏擊,要打到他知道怕!”
“我要求你們,除了正常設伏之外,還要主動去引誘敵人。”
“把糧草交易這個誘餌,去喂給袁譚,還有顏良。”
“這把火要燒旺,引得他們越多人來劫糧越好,咱們一次解決!”
李典和臧霸麵麵相覷。
袁譚倒也還好,隻是一個草包公子。
可是顏良,那可是河北第一號名將,號稱可以匹敵呂布的高手哇!
這種大將,恐怕就不是他們能夠對付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