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獻計曹操開始爭霸!
第225章勸降去卑
劫糧劫馬,本就是足以讓人心動的事。
幾件事疊加,產生的誘惑,就可能讓他做出行動。
李典、臧霸他們,還把自己代入敵方的立場,去驗證這種誘惑。
發現僅僅是這些馬匹,就足以讓任何人產生衝動。
何況交易的時候,還有等價的糧食。
再加上大將趙雲過來坐鎮。
但並無大軍調入南皮進行保護,南皮的駐軍,還是隻有二萬。
曹操護糧隊的人馬,也必定不會很多,一般都是五千人護送,防一下沿途盜匪就夠用。
人越多,沿途糧食的損耗就越大,不劃算。
在這種情況下,袁軍最心裡沒底的,就是大將趙雲。何況還有臧霸、孫觀、李典從旁輔助。
顏良如果不來,就無人能與趙雲抗衡,這次劫糧計劃,失敗的風險很大。
綜合考量,最後李典、臧霸、孫觀一致認為,顏良肯定會來。
那現在的問題,就是兩萬人馬,能不能打贏袁軍了?
這次的伏擊,讓李典、臧霸非常的頭疼。
主公安排的任務,似乎已經有一點,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打仗沒問題,可要算計得這麼精細、精準,那也太難了!
要想穩贏,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拚命在袁軍潛伏的人之中,搞策反了。
誰讓他們的兵力不夠多呢!
南皮的行動計劃。
劉風並不擔心。
兵力雖少,可除了表麵上坐鎮的趙雲,暗中還藏著典韋的二百白虎團,還有神箭太史慈。
到時候,這兩員大將突然出現,顏良逃不逃得掉,都還難說。
勝負在劉風的眼裡,是沒有懸念的。
劉風現在考慮的問題,是——並州!
他需要一個人,去遊說南匈奴左賢王去卑,讓他倒向自己這邊,開始跟袁紹對著乾。
可以說,去卑差不多就是並州爭奪戰之中的勝負手。
極為關鍵!
南匈奴近幾十年來,也是政局動蕩。
前代單於羌渠,被休屠各部族攻殺,地盤也被占據。羌渠的兩個兒子,於夫羅、呼廚泉,一直帶著族人,流亡在並州一帶。
左賢王去卑,正是呼廚泉麾下。
南匈奴極為看重血統,目前的單於是於夫羅,右賢王是呼廚泉。兩人無論血統還是地位,都在去卑之上。
按照繼承順位,於夫羅的接任者應該是呼廚泉。
意思就是,無論怎樣,去卑都不會有機會上位。
可是,劉風從史書中知道,去卑這個人,還是非常有野心,而且特彆識時務的。
正因為了解此人生平,劉風才會定下這麼一個計策。
扶去卑上位!
隻需要答應他,幫他除掉於夫羅和呼廚泉,他就能夠成為一個暫時的盟友。
當然,去卑狼子野心,不值得信任。
但隻要他做一個暫時的盟友,能給袁紹找麻煩,這就夠了。
現在的問題就是,什麼人可以做這個使者,去說服去卑配合自己的行動?
不得不說,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劉風也舍不得,讓自己手下最傑出的人才,去冒這個險。
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能力不行,卻極其幸運的人。
眭固!
眭固曾是黑山軍的一個頭目。而黑山軍,跟南匈奴合作過,有一層盟友的情誼在。
關鍵是,眭固這個人,雖然沒文化。但是他拍馬屁的功夫,和不要臉的精神,在劉風麾下是數一數二。
劉風就覺得,這個人的“特殊才能”,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所以,當初招降他以後,對他格外開恩,還委以重任。
現在,用到眭固的時候來了。
遊說去卑,不需要文化,江湖自有江湖規矩。這種層次的談判,反倒眭固更加如魚得水。
心裡琢磨著,劉風就把眭固叫了過來。
這倆月,眭固指揮著一大幫的苦力,又是挖煤,又是挖鐵礦。雖然工作環境臟了點,但那種指揮幾萬人的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
眭固乾得很開心。
這次聽到劉風的召喚,更是開心的嘴角都咧到了後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