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給他獻策,讓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占了一波大便宜。
可是。
這次劉風來到許都,突然提出要做攝政王,甚至還表露出,要讓皇帝禪位的意思。
這就讓曹操非常不爽了。
曹操一直覺得,等到時機成熟了,接受皇帝禪位的人,應該是他們曹家的!
涉及到了至尊之位,不存在禮讓。
該翻臉的時候,就要趁對方露出破綻的時候,突然發出致命一擊!
而眼下,就是這種機會!
曹操的身邊,還有另外一位謀士,是此次出征的軍師荀攸。
荀攸開口道。
“劉風孤軍深入,後援不繼。這個時候,斷其糧道,群雄圍攻,取勝的機會非常之大!”
“我以為,不如私下派人,去聯絡一下劉琦。”
“讓他找個機會,一把火燒掉荊州糧草,徹底把劉風逼上絕路!這樣就十拿九穩了。”
大家都已經通過情報知道,劉風許諾了劉琦做江夏王,所以劉琦背叛了劉表。
這樣一個唯利是圖的牆頭草,當然也是可以被己方收買的。
大不了,答應讓他做荊州王。
反正事情結束之後,完全可以找個借口把他除掉,不用付出任何的成本。
值得一試!
就算錯了,也沒有任何成本。
偏在此時,司馬懿又說話了。
“這件事,還是先不要過於樂觀。”
“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設的這個包圍圈,有一個破綻?”
“走襄陽,過宛城,到達函穀關後。向西可破潼關,進入關中。向東能直接占據洛陽。向北的話,進入河東,就可以與典韋大軍彙合。”
“這個破綻,才是封堵劉風能否成功的關鍵!”
“我不認為,宛城張繡,有阻擋劉風的實力!”
曹操的眉頭,皺了起來。
如果劉風按照司馬懿說的那樣進兵,封堵劉風唯一的希望,就要寄托在張繡身上了。
張繡雖然號稱北地槍王,個人實力非常強。
但他手下兵馬不多,不可能是劉風的對手。
一旦這裡開了口子,劉風就能順利逃出,回過頭來,再找他們一一清算。
怎麼辦?
“不管怎麼說,這次的機會非常難得,不能就這麼放棄。”
“誰有封堵宛城的計策?”
“隻要把這條路徹底封死了,咱們圍堵劉風的策略,就能夠實現。”
“能獻此策者,當推首功!”
宛城離壽春很遠,而且中間全是山。要想過去,得繞好遠的路,完全不趕趟。
所以,不可能是從壽春、許都一帶,調兵支援。
荀攸說道。
“主公,鐘繇正在關中,招安馬騰、韓遂。如果能給他們許諾爵位,讓他們帶兵支援宛城,或能成事。”
鐘繇?
鐘繇是一個後勤型人才,曾經被曹操評價為,當代蕭何。
有這麼一個人,軍隊的戰鬥力都要高不少。
聽起來確實可行。
曹操這人就是這樣,凡事隻要有超過一半的成功把握,他就會去做。
成不成的,關鍵還是看執行過程中的超常發揮。
一味地算計,而不行動,下場就會像袁紹那樣,坐以待斃。
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候,不拚一把,還等什麼?
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