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雲得到了手雷和火炮,一等運回倉庫,直接就收了一個樣品到儲物空間中。
手雷知道原理之後非常好製造。
而且知道原理後,陳浩雲直接製造卵型手雷,木柄手雷也有,不過下麵的雷體被擴大數倍,直接變成小型炸彈的那種,用來摧毀建築車輛什麼的。
經過陳浩雲的進化後,木柄手雷被安置在營這一級,需要攻堅的時候才會配發下去。
而卵型手雷,那可就每人四個,保證大兵們的攻堅能力。
當然,士兵們又得增加手雷投擲的訓練科目。
火炮原理知道後,陳浩雲本來是想往大口徑方麵弄。
但想到大口徑的大炮,那移動能力,隻能搖頭。
這年頭的夏國,也就城裡的地麵還像樣一些,外麵的路麵全是泥路,就算是所謂的連通各個省份的國道,也是泥路。
一到下雨天到處泥濘,就算天晴了,那也到處坑坑窪窪的。
弄巨炮,那就彆想著機動力有多大了。
而且現在也就省城督軍有炮,其他軍閥手中都沒炮。
擲彈筒都可以威壓四方,彆說現在陳浩雲的75毫米大炮了。
陳浩雲也就不改口徑,往輕便和射程遠以及爆炸威力大上麵去做更改。
輕便就是換炮管的強度,換炮身的結構和強度。
有著儲物空間這轉化為萬能製造工廠的作弊器,陳浩雲非常輕鬆搞定。
說真的,其實也就是陳浩雲知識缺乏,沒有樣板,以及很多材料不具備。
不然他這萬能製造工廠,就算是製造出航天飛船都沒有絲毫問題的,隻要你能記住這航天飛船各方各麵的詳細數據和材料。
所以有了火炮樣板,陳浩雲能夠依樣畫葫蘆的製造出一模一樣的來,同樣也能通過更改更好的材料,進行重量方麵的優化。
但你說要把19世紀的火炮憑空變成21世紀的火炮,那他真做不到。
沒有這個知識,那就想象不了,想象不了自然就製造不出來。
火炮搞定,就來搞火炮的炮彈。
一樣方式,參照樣板,更換材質,比如火藥替換上更好的這些。
被陳浩雲重新製造出來的火炮,口徑依然是75毫米,但炮身小巧玲瓏,重量非常輕,兩個人拖著跑都可以。
四個人可以直接扛著跑,炮彈更是一人背兩顆可以跟著滿地跑。
這還是整體移動,還可以拆卸,炮管單獨一份,炮架可以輕鬆拆成四份,然後五個大兵就可以背著行囊到處跑。
這種通行能力幾乎都跟當前陳浩雲部隊使用的重機槍一樣方便了。
等於是人能到哪兒,這火炮就能跟到哪兒。
火炮的威力可不是重機槍可以相比的,在弱的火炮都比重機槍強大。
重機槍的射程了不得就是兩三千米,而火炮直接就是六公裡以上。
那炮彈爆炸的威力,同樣強悍重機槍子彈太多太多。
隻是,這種遠距離攻擊的手段,得專門去學啊。
幸好不知道那些鬼佬怎麼想的,居然隨著軍火送來了槍械使用、手雷使用、火炮使用的手冊。
雖然都是非常簡單的描述,但卻也教會不會用的人會用。
陳浩雲自然得專門召集一批人來學習如何使用火炮。
這些他不需要去管,下麵的軍官會執行命令。
他專心的製造火炮,然後想著該怎麼給部隊配備這種小巧玲瓏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