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始部落當酋長!
木風想要在雨天出去,並不隻是單純地想要補充食物這麼簡單。
上次打獵他仔細觀察了一下,薑氏部族這一帶的叢林屬於山林與草原交接地帶。
這樣的地帶一般來說生活的物種比較豐富,山林裡有猛獸,草原上有大型食草動物。隻是到目前為止他除了發現群狼與一隻巨蟒以外,似乎再沒遇到過其它猛獸。
聯想他上次抓了那麼多的角鹿之後,角鹿還是願意在白樹原一帶出沒,他自然心思活絡起來。
一是相較於彆處,白鹿原那一帶還是安全許多。
二是白樹原那邊靠近東山那條河——這是木風從路途上推斷的。
三是在白樹原更南處的草原以及叢林更西麵會有更為凶猛的野獸。
不然它們不會被抓了那麼多還願意出現在白樹原。
當然,這也與白樹原靠近叢林,草木豐茂有關。
按照木風前世了解的動物的習性來看,雨天之後,這群逐水草而居的動物可能就會往東往南遷徙。
而在這之前,它們會就近尋找棲身之所。
像角犀這樣的大塊頭可能不會刻意去尋找避雨的地方,但是角鹿、巨趾鳥跟馬就不一樣了。
它們最起碼要找個能遮雨的樹木,或者是就近的灌木林邊緣。
而且雨天的動物活動能力遠遠低於晴天,有的動物甚至不願意在雨天奔波。
木風想要帶著族人雨天出去,就是想去“碰碰運氣”,看能否遇到在叢林邊緣棲息的動物。
既然要雨天出去,那就必須得做好雨天的準備。
眼下不比前世,下雨天穿個雨衣,打個雨傘就可以。就算是被雨淋濕了,傷風感冒發熱什麼的也有相應的藥可以吃。
好在他有木道衍生術,也有草藥。
真有一些小毛小病,用部族裡種下的哪幾種草藥治一下小毛小病還是可以的。
實在不行了,他就用木道衍生術,無非就是消耗精氣神而已——於他而言就是多休息就好了。
但是能不生病還是不生病的好,他也不想平生是非。
他要自己做雨具——蓑衣。
箬笠已經在幾天之前編好了,現在就差蓑衣就齊活了。
蓑草是讓白牙蒸製晾曬的,眼下過了這麼久,蓑衣也早就陰乾了。
他讓白牙把蓑草都弄到月樓那邊,他找了一塊空地,帶著一眾族人開始編製蓑衣。
蓑衣的編製主要在領口定型,領口的“型”定好了之後下麵的內膽就好編製了。
木風采用的是兩股獸筋交錯穿疊,中間用一小撮蓑草對折穿過,直接在下麵編織成網狀。
由於蓑草都經過蒸製,又是自然陰乾,韌度上雖不能與獸筋相比,卻幾與苧麻不相上下了。
甚至於單棵蓑草都可以打結而不斷。
領口定型以後下麵的內膽結網就簡單的很了,不用木風強調,族人幾乎沒有不會的。
內膽成型之後就是做蓑衣的外皮——這需要將一把把的蓑草修剪整齊,在悉數編在內膽上,看上去就像一隻長毛猩猩身上的毛發一樣。
不過有了織網基礎的族人對於這個操作並不生疏,隻看了木風做了一遍之後就很快掌握要領。
不得不說,這些原始族人反應是慢了點,但是動手能力真不是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