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始部落當酋長!
跟披甲地龍對峙的怪物身形瞧著分明是一匹馬!
這匹“馬”比馬高,比馬長,渾身毛色雪白卻有著一條烏黑的尾巴。一樣的馬鬃與馬蹄。
但與馬不一樣的是它的額頭上有一個十來厘米長的角,這分明又是馬不會長的!
最讓木風意外的是它衝披甲地龍呲牙的時候露出的牙齒也是參差交錯,這又是食肉的野獸的標誌!
這分明是長著食草動物的外形卻吃肉的不知名怪物!
它體型與披甲地龍相比要小上不少,但眼下麵對披甲地龍時露出來的凶焰卻一點不遜色。
而披甲地龍身上又掉了幾塊鱗片更說明了這一點。
甚至於木風看到,在對峙當中都是它主動撩撥披甲地龍,披甲地龍隻是被動防守。
眼下披甲地龍舉起尾端的大骨錘,每一次這怪物想要上前就會給它一錘趕開。
這頭怪物也會立馬向一旁跳開——在它後屁股的位置,分明有一記尾錘砸過的泥印子!
很顯然,這怪物也吃了尾錘的虧。
木風震撼了“隻是什麼怪物,能吃披甲地龍一尾錘之後還活蹦亂跳的!”
要知道,但凡是是挨過披甲地龍一尾錘的,非死即傷。
羊、角鹿這樣的在它跟前隻是一錘子就變成肉泥,馬挨上一錘就到底死。就連野豬王、角犀這樣皮糙肉厚的存在在它跟前也不過一合之擊!
木風搭弦上箭,隨時準備出手幫披甲地龍。
沒想到這個時候係統竟然主動啟動“宿主請慎重出手。眼前的凶獸不是怪物,是古時存在的原始異種,叫‘駁’!”
“駁?”木風皺眉,“駁馬?”
係統“‘駁’是原始社會的山海異種!地球上《山海經》裡有記載的!”
木風馬上反應過來,眼睛瞬間一亮,《山海經》裡的確記載過駁,對它的描述是這樣的
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為駁,是食虎豹,可以禦兵!
“隻是駁應該屬虎爪啊!”木風下意識地看向那怪物的兩隻前提,發現地上分明有幾道抓痕——那是爪子撓地時候留下的印記。
而他再仔細去看披甲地龍身上的傷痕,分明也有爪痕!
木風再無懷疑。
“駁!竟然是駁!”他差點要驚呼出聲,“傳聞中駁可以威嘯山林,震懾虎豹。難怪馬鹿跟馬都不敢上前!”
相傳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有一次外出打獵,迎麵遇到了一隻老虎,隨從反應不及,眼看著老虎就要上前。
結果老虎沒有撲上來不說,反倒是趴臥在地,低聲嗚咽,不敢近前。
齊桓公很奇怪,問了隨行的管仲,管仲告訴他“因為您的坐騎是駁,而不是普通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