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想著回到月樓好好休息的,畢竟這一趟來回近二十天,著實把他累壞了。
但是看到兩側莖葉變黃的玉米、大豆,還有外麵葉子已經發黑的大片黃薯,木風恍然反應過來——秋天已經開始,大薑要秋收了!
為了確保自己判斷的沒錯,他一次扒開了玉米的苞葉、豆莢還有黃薯地,結果發現三種作物都成熟了。
隨後他又去花生地裡扒拉了幾窩花生,發現花生米也都顆顆飽滿,儼然也成熟了。
於是木風開始在部落裡組織人秋收。
同時他讓人去找飛鳥,讓他帶著幾十個人去把那片高粱也儘數收回來。
秋天就是這樣,莊稼一天一個樣。
可那個幾天前還沒熟,但是幾天之後就被秋風吹得熟了。
眼下玉米、大豆、花生、黃薯、槿麻都已經成熟,整個大薑迎來了大豐收!
而且這一次秋收對於木風來說意義非凡。
因為這次秋收以後,就意味著以後大薑的種植就完全追得上四時種收的時令了。
而他也不用在每次種完莊稼後,拚著身心俱疲的去用木道衍生術催化莊家的生長進程——事實上,以後大薑一旦開墾出更多的土地種植莊家了,他也無法用木道衍生術進行催化了。
在木風印象裡秋收是十分繁忙且勞累的。
但是眼下大薑的土地還沒有多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大薑的族人又足夠多。
所以秋收自他安排到結束,前後不過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
收好的玉米、大豆、花生以及黃薯都已經處理乾淨,攤開在部落內的空場地上曬著。
玉米棒子已經到了前世的三分之二的長度,玉米粒也不小了。
黃豆種子因為是他從係統兌換的,與前世相仿,但產量似乎沒有前世說的那麼高。
花生米大小明顯比前世要小,但嚼在嘴裡卻是十足的乾香!
黃薯最多,足有上兩三萬斤,收好的時候在部落門口堆成了小山,所有嘗過烤黃薯的族人都興奮地大喊大叫。
這些黃薯被分成了三份。
一份直接送往及央處留著做飯,一小份留著培育,還有一大部分也堆在場地上曬太陽殺水分,然後等著挖地窖給窖藏起來,留著過冬。
至於槿麻的收獲稍顯麻煩。
因為槿麻需要剝皮曬乾。
但槿麻皮緊緊貼在杆子上,剝下來十分費力。
不過這也難不倒木風。
他讓人從樹上砍一根“丫”字型的胳膊粗細的枝杈,一段削尖夯入地麵一截,然後剝開麻皮放在枝椏上一拉,整張槿麻皮就這麼扒下來了。
這是農村收槿麻扒皮的土法子,十分奏效。
當木風使出這個法子的時候,周圍的族人簡直都震驚了。
他們很難想象,還有什麼事是大酋長不會做的!
秋收完成以後就是耕地下種了。
既然自己所在地的周圍也是一年四季,那自然也就遵循秋種夏收的規律。
這就決定了他能種的隻有麥子!
好在麥子種子他早就篩選出來了,隻需要把地耕好就行了。
耕地的時候自然是用打了銅犁跟耕牛,當然還有木耙。
先是給地撒肥料,後用耕牛拉著銅犁翻土,然後再用牛拉著木耙鬆土、扒勻。
因為上的肥料是大薑自己漚製的土糞,所以難免會有味道。
但即便如此,木風看著一個個族人驅趕著一頭頭耕牛拉著銅犁耕地,他就說不出的踏實與滿足。
當然,部落內的秋收開始了,在第二座鏡子城附近,大薑的大規模開荒種地,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