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始部落當酋長!
板甲防禦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力防禦力最強的,刀、槍、劍都無法破開板甲。
如果板甲進行中空設計,甚至可以防禦破甲錘!
板甲的出現,是冷兵器防禦的巔峰。
甚至到了火器時代,一般的火槍都無法破開板甲。
最為要緊的是,板甲的折損率遠低於鎖子甲。
既然要做板甲,肯定是要提高鍛造技術。
不然單純地以人工捶打鐵架,得錘到猴年馬月去?
他向係統谘詢了一下,又對比著係統給出的各種建議,覺得最適合鍛造板甲的玩意類似於他之前弄的筒車。
筒車用來灌溉,以水力驅動。
而他要用來鍛造板甲的是水碓,也是利用水力轉動捶打工具。
水碓這玩意放在古華夏就是用來舂米的,可放在西歐卻是用來反複捶打板甲的。
利用水碓捶打板甲,效率大大提高。
當然,除了捶打板甲,也可以用來捶打武器。
在確定了製出水碓之後,木風對於升級部落武器的念頭也再次升起。
反正他的目的隻有一個——最大化地強化大薑戰士的戰鬥力!
攻擊力與防禦力是他追求的極致目標。
如果不是受限於條件,他恨不得大薑現在的大薑戰士能個個手捧衝鋒槍,隻要打仗就一陣“突突突”,省時省事,省心省力。
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現在能做的還是老老實實升級自己的冷兵器。
防禦甲上他弄出了板甲,那麼武器上他又有了新點子。
這新點子主要因為在與雲夢大部作戰時,麵對披甲地龍與長毛象時的“無奈”想出來的。
在兩軍交戰隻是一般的牛馬坐騎時,對於大薑來說基本不構成威脅,以呼雷豹就能搞定。
可一旦對麵有重型坐騎參與時,大薑彆無他法,隻能正麵麵對。
一來是因為呼雷豹隻能震懾尋常坐騎,
二來是重型騎軍的衝擊力與破壞力也大。大薑想要擊敗這些重甲騎軍,最起碼也得以相去無幾的重型騎軍抵住,然後再圖其他。
然而重甲騎軍也有短板。
尤其是遠距離奔襲時無法做到及時支援,往來路上的消耗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所以要想以後大薑的戰士在麵對重型騎軍不那麼費力,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升武器的破刃程度。
而現在大薑的長槍、大刀雖然相較於其他部落是絕對的利器,卻在對付長毛象、披甲地龍這些重騎上十分乏力。
想要對這些重型坐騎有殺傷力,還是得回歸到長槍硬弩上!
木風對比著係統給出的各種製式武器,決定選用古羅馬標槍、神臂弩以及三弓弩、八牛弩這些殺傷力大、破壞力強的武器。
古羅馬標槍是單手投擲的組合式標槍,是一截木槍柄連接前麵半米到一米長的槍頭。
古羅馬標槍的槍柄與槍頭連接處是用木片捆縛,而槍頭處是四棱錐狀。
這種槍的最大特點不是它能破開厚重防禦甲,而是它是一次性的。
在戰場上一旦中的或者擊中鈍物,槍柄與槍尖處的木片會崩裂,槍尖會崩彎,無法即時撿起再用,避免了被敵人撿起還擊的可能。
製造工藝的話對於如今的大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神臂弩、三弓弩與八牛弩主要強在勢大力沉上。
三種弩的區彆在於神臂弩可以單人攜帶,隻是相較於弓箭來說更顯笨重。
而三弓弩、八牛弩就需要有木架固定了,這一點比較適用於守城戰、伏擊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