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
國慶節過後天氣逐漸變冷,考慮刮風下雨張國忠幾個孩子路上太辛苦,準備讓他們住廠裡,婷婷把這想法說出來,三個孩子高興得不得了。
婷婷把堆雜物的小房間騰出來,找了塊大木版在中間隔了一下,倆女孩睡裡麵,國忠睡外麵,幫他們買好了食堂的飯菜票,從此,三個孩子吃住都在廠裡。
晚上,有空閒時間婷婷會去看看他們,順便教他們一些縫紉裁剪技術。
這天下午,婷婷從家裡出來去廠裡,路上迎麵走來倆挑擔子的外地人,倆人一邊走一邊用鄉音濃厚的普通話大聲喊帆布手套、紗手套,換臉盆、換水桶。
和這倆人擦肩而過時,婷婷隨意看了一眼他們挑的竹筐,裡麵滿是紅紅綠綠的各種塑料製品,還有工作帆布手套和紗手套。突然,婷婷腦海裡產生了一個想法,她問倆挑擔子的人“師傅!請問怎麼個換法?”
倆人立即停下腳步,其中一人望著婷婷說“看你要換什麼東西哦!換臉盆,帆布手套12雙,紗手套15雙,換水桶,帆布手套22雙,紗手套30雙。”
婷婷又問“你們換來的手套賣嗎?”
倆人異口同聲答道“不賣!”
婷婷默默算了一下;12雙帆布手套換一個塑料臉盆,一個塑料臉盆市場價4到5元錢,這樣算一雙帆手套價值約4角錢。自己生產一雙帆布手套的成本是7角4分,售價7角8分。生產手套的利潤4分錢。換手套的利潤3角8分錢。這麼大的懸殊讓婷婷心動。她琢磨,附近工廠不少,工人發的手套用不完,每家每戶都存有很多手套,貨源充足利潤豐厚,自己不如改生產手套為換手套,可用什麼換呢?總不能也用塑料製品吧?
晚上,婷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明輝,明輝很讚成,用什麼東西換想了很久沒想好。婷婷打了個哈欠說“不想了,睡覺吧!船到橋頭自然直。”
婷婷把脫下的衣服蓋在被子上,一件紅色的開司米衣服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眼睛一亮,心裡一陣驚喜,有了!用開司米換手套。去那裡買開司米呢?她想起去百貨公司批發布料時見那裡有很多五顏六色的開司米。
第二天一早,婷婷去百貨公司批發部看貨拿賬號,又趕回廠裡開支票。下午上班後到公司經理辦公室,要求派車把200公斤開司米運回來,郭副經理說車子下午已派滿,婷婷隻好第二天提取開司米。
開司米體積龐大,200公斤開司米擺放在裁剪間像一座小山。婷婷犯愁了,怎麼換呢?不可能像倆外地人哪樣挑著擔子到處叫喚,應該把開司米固定擺在一個人流量大的地方,再貼一張寫有具體換法的告示,看見告示的人自然會拿手套來換取需要的開司米,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大家便知道有個地方可以用手套換開司米。
想法是對的,可擺在那裡呢?擺在大廠門口,上下班的人都能看到,可大廠門口離自己服裝廠有很長一段路,搬進搬出太麻煩,遇上天氣不好也擺不了。
婷婷絞儘腦汁的想啊想啊,很多方案都因各種原因被否定了。
望著價值四千多元錢的開司米擱置在哪,如果不能及時換成手套銷售出去,必定要影響服裝廠的資金周轉,急得婷婷坐立不安。
這天中午快下班時,婷婷站在服裝廠門口望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心想;其實這服裝廠門口就是好碼頭。突然,她萌生了一個想法;就在自己服裝廠門口擺一攤!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主意定了,婷婷便開始琢磨怎麼擺,用什麼東西擺,方案很快出來了。她量好辦公桌的長度。中午吃飯時,她要明輝按辦公桌的長度做兩個正方型20公分寬的木板框架。下午下班前,明輝把兩個窗戶大小的木框架送到服裝廠。
婷婷把辦公桌搬到外麵靠牆放著,然後把木框架靠牆立在桌上,放穩後又把另一個木框架放在第一個木框架上麵。兩個木框架疊在一起靠牆立著,婷婷拿來一塊兩米多長的帆布搭在框架頂上,再讓帆布貼著牆垂下,這樣一折騰,兩個木框架如同商店裡的貨架。
婷婷高興的拍手說“太好了,這比真正的貨架還好,下麵的桌子很穩,木框架可以拆開,拿進拿出方便。”
說完,婷婷拉著明輝去裁減間把一袋開司米抬出來,然後快手快腳的拆開袋口,把一紮紮的開司米拿出來放在框架裡。明輝看了一眼手表說“馬上下班了,明天擺吧!”
婷婷一邊不停手的擺放開司米一邊說“下班更好,人多,擺幾小時算幾小時,今天不擺好,我睡不著覺。”
明輝笑笑搖了搖頭說“你擺吧!我做飯去。”
顏色鮮豔的開司米把兩個木框塞得滿滿的,婷婷又在旁邊牆上貼了一張告示。然後,模擬過路的行人看看自己擺設的這個攤能不能吸引眼球。一試效果不錯,框架裡五顏六色的開司米非常顯眼,但告示上的字看不清,這正好勾起了人的好奇心,過去看看什麼東西。
婷婷走到告示前輕聲念著上麵的字告示,為搞活經濟,為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我廠購進一批質量優良色彩鮮豔的開司米。每市斤售價12元也可用手套兌換,紗手套40雙一斤,帆布手套30雙一斤。念完後,婷婷心裡美滋滋的。
寫告示前,她盤算了一番,開司米進價每市斤11元。售價12元,賣出一斤開司米有一元利潤。無論現金購買還是手套兌換都行,手套兌換利潤大,但現金可以不入賬。
果然不出所料,拿手套來換開司米的人絡繹不絕,也有不少人用現金購買。婷婷自己守了兩天攤後便以每月30元工資請了一位退休女工看攤。
八五年春節前兩天,賣蛋女人帶著豔紅和紅英的母親給婷婷送年,每個人提著一隻雞、一小袋花生、一捆大蒜和一塑料壺自己釀的米酒。望著手提一模一樣東西的三個女人,婷婷覺得又滑稽又好笑又感動,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婷婷知道鄉下人不容易,準備讓她們把東西帶回去。可轉念一想,覺得那樣做不妥也不合情理,先收下她們的禮物,然後備了三份相同的禮物讓她們帶回去。
三個女人看了看婷婷給她們的禮物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婷婷給她們的禮物價值遠高於她們送給婷婷的。到底還是國忠母親有些見識,她望著婷婷誠懇的說“師傅啊!世上那有這樣的道理呢?徒弟還占師傅的便宜。這些東西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要。”
婷婷笑了笑說“禮尚往來嘛!總不能讓你們空著手回去吧?”
三個女人說了很多感謝的話,歡天喜地的走了。
八五年四月的一天上午,婷婷來到罐頭啤酒廠聯係業務,她給這個廠做過工作服等。剛走到供銷科辦公室門口,聽見毛科長說“你哪價格還可以,能保證質量嗎?”
婷婷心裡咯噔一下,完了,來晚了,已經談到價格了。她快步走進辦公室,看見一老一少倆男人麵對毛科長的辦公桌靠牆坐著,老的說“毛科長,質量問題你儘管放心,我們廠是多年的老廠,技術力量很強。我們一定會讓客戶滿意。”
婷婷進門後喊了一聲毛科長,便在辦公桌旁邊坐下來,然後隨意的從手提包裡拿出小本子翻看,其實她在豎著耳朵聽毛科長和一老一少說話。
很快知道他們談的是一批進冷庫穿用的棉襖棉褲。婷婷急了,自己以前給這個廠做的都是一些蘭紗卡布工作服和圍裙袖套等。棉襖棉褲需要裡布、麵布、棉花三層材料,造價比單衣服高多了,造價高利潤自然高,而且數量還不小。聽他們的口氣已經談妥了,就差簽合同了。不行!無論如何要把這批棉襖棉褲業務奪過來,怎麼奪呢?婷婷靈機一動,拿出一枝筆在小本上寫了幾個大大的字此筆業務給我,回扣10。
當時服裝行業的回扣一般是3到5。最多7,婷婷深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把回扣提高到10,寧可自己少賺一點,少賺還是賺了,比一分沒賺強啊!
寫完這些字,婷婷捏住小本子把它伸到毛科長麵前,目光裡帶有某種暗示的望著他說“毛科長,上次你給我的支票賬號錯了,錢到不了賬,這是我的賬號,你看清楚啊!不要再搞錯了。看清楚沒有?”
毛科長一眼就把哪幾個字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10看得更清楚。然而他不露聲色的說“我知道,看清楚了。”
說完,毛科長瞥了婷婷一眼,這一瞥,倆人心領神會。成交了!既然目的達到,還在這乾嘛?婷婷說了聲明天來便起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婷婷找到毛科長要求簽定棉襖棉褲的合同。誰知毛科長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說“什麼棉襖棉褲?”
婷婷笑著說“怎麼了?毛科長,睡一覺就把昨天的事給忘了?不會吧?”
毛科長仍一本正經說“哦!哪批棉襖棉褲啊?給了灣裡服裝廠,昨天已經簽合同了。”
婷婷這才知道昨天哪一老一少是灣裡服裝廠的,毛科長說得有鼻子有眼,婷婷心裡有些失落,一時無語,仔細一想覺得不對,灣裡服裝廠是集體單位,集體單位絕對不可能給10的回扣,再說毛科長昨天的眼神明明是答應給自己做。她突然明白了,毛科長在撒刁賣關子,他要落實10的回扣後才會簽合同。想到這裡,婷婷怕隔牆有耳,把小本子拿出來翻到昨天寫的字,伸到毛科長麵前說“昨天你說知道了,看清楚了。怎麼不算數呢?我說話可是算數的哦!”婷婷這番話就是許諾他10的回扣不變。
毛科長這才臉帶微笑的說“這麼大的數量你做得了嗎?你廠裡多少工人啊?”
婷婷自信的說“毛科長,你放心好了,我們廠做這點東西根本不成問題,我保證如期交貨。”
婷婷采取讓利原則,以高回扣將本已屬於彆人的60套棉襖棉褲奪了過來。
合同簽定後,婷婷立即著手采購原材料,麵布裡布哪是輕車熟路,可不知道棉花去那裡買,後經過很多周折總算把棉花買來了。
材料到齊後便開始製作,很快完成了第一道工序排板裁剪,緊接著棉衣的裡外兩層布也很快縫製好了,可鋪棉花打行針卻是技術性較高的活,而且要占用很大的地方,無論婷婷怎麼教怎麼示範,工人們做出來的棉襖棉褲一提起來棉花全都沉到下麵。
離交貨期越來越近,望著一堆堆不成形的棉襖棉褲,婷婷心急如焚一籌莫展。如果數量少自己辛苦一點可以做出來。可60套棉襖棉褲要靠自己一個人哪無論如何做不出來。婷婷怎麼也沒想到,60套棉襖棉褲把自己折騰得寢食不安,她懷疑是不是因為這筆業務來的不厚道,所以老天懲罰自己。
婷婷一夜沒睡好,起床後開窗戶時見天氣很好打算曬曬被子,蓋被晾好後掀掉床單準備晾墊被,就在把棉絮卷起來的哪一刻,婷婷眼前一亮,她迅速把卷了一半的棉絮鬆開重新鋪在床板上,一隻手放在棉絮上麵,另一隻手伸到棉絮下麵,,然後移動雙手摸著棉絮,她要看看棉絮的厚度是否一樣,幾乎把整床棉絮摸遍後,婷婷驚喜的雙手合十,對著窗外的天空喃喃道“謝謝老天爺,我有救了。”
原來剛才卷棉絮時,婷婷突然想到如果用棉絮代替棉花,棉絮和布縫在一起後就不會往下沉了,因為棉絮被一層魚網似的棉紗包裹的平平整整,她用手摸了摸整床棉絮,發現厚薄均勻,所以高興得她雙手合十拜謝老天爺。
辦法是有了,可去那裡買棉絮呢?婷婷想到114查號台。她來到經理辦公室撥通了114電話問道“你好!請問洪昌棉絮廠的電話號碼。”
114查號台報給了一個電話號碼,婷婷馬上撥通這個電話,電話接通後婷婷問“你好!請問是洪昌棉絮廠嗎?請問你們廠在那裡?哦!知道了,我馬上過去。”
打完電話婷婷來到車間,吩咐大家把原來做的哪些棉襖棉褲全拆了。然後騎著自行車直奔地處城北的棉絮廠,談好價格和數量交了貨款,下午廠家把滿滿一車棉絮送到服裝廠。
用棉絮做出來的棉襖棉褲又厚實又平整,而且速度又快,終於可以按期交貨了。
婷婷來到經理辦公室要求郭副經理派車送貨。
郭副經理對婷婷早有怨氣,因為其他用車的人經常暗地裡送他一些煙啊酒的,可婷婷沒送過任何東西給他。
見婷婷又來要車,郭副經理假裝翻看記錄本,搖搖頭說“沒車,這兩天都排滿了,你等幾天吧!”
婷婷指著窗戶外麵說“車不停在哪嗎?”
郭副經理看了一眼窗外的車說“馬上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