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不過,戚繼光的戚家軍不光打倭寇是一把好手,即使是對上精銳的韃靼騎兵,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憑借鴛鴦陣,車營,以及冷熱兵器搭配使用,輕輕鬆鬆的教了北虜怎樣做人!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戚少保戚爺爺的練兵之法,絕對堪稱是屠龍術。
就算是戚少保死了幾十年,他孫子戚金率領戚家軍,在渾河血戰中,也打出了不愧於自己威名的戰果。
自己雖然全軍覆沒,但也給巔峰時期的八旗兵造成了不下於自身的傷亡戰損。
八旗兵傷亡慘重到了什麼地步呢?
可謂是家家帶孝,戶戶哭喪!
連後世滿清修的《明史》中,都對此戰雙方的傷亡不敢詳細記載。
修《明史》的都是些什麼人?
滿清的包衣奴才們!這幫包衣奴才為啥不敢寫?
還不是因為怕觸動他們主子那顆敏感的小心臟嗎?
渾河血戰過去才十幾年,戚家軍雖然全軍覆沒,但其威名依舊在人們口中傳唱。
尤其是在八旗號稱滿萬不可敵,肆意入寇大明的背景下,能夠給滿清八旗造成重大傷亡的戚家軍,更是被神話了。
劉老爺聽到自己兒子的話,心中驚詫不已。
“難不成吾兒有紀效新書?”
劉老爺感覺有些不敢置信。
紀效新書是什麼?
是兵書!
在古代,兵書可是被稱為屠龍之術的。
既然是屠龍之術,又怎麼可能輕易流傳於世?
整個大明,擁有紀效新書的,除了戚家後人,也就大明兵部和皇家內書房有抄錄了。
劉老爺實在有些難以置信,自己兒子怎麼可能有紀效新書?!
劉易搖搖頭,表示沒有。
劉老爺鬆了口氣,心中暗道果然不出其所料。
隻是,他這口氣還沒鬆完,劉易卻是開口說道。
“父親,我手頭雖然沒有紀效新書,但我看過,其內容也記了個大概。”
劉老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但劉易卻是沒感覺有什麼。
不就是一本書嘛!有啥呀!
後世在網上,有啥書是找不到的?
即使是造蘑菇彈的教材,網上也有,隻不過能不能造出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劉老爺不敢相信,聲音有些顫抖的詢問道。
“吾兒,你是從哪裡看到的?”
劉易臉上的表情微變,忽然想起來了,在這個時代,兵書可不是誰都能看到的。
即使是以劉家的社會地位,家裡的書房裡,也隻有一本大路貨的《孫子兵法》。
“父親彆急,且聽我狡辯……”
劉老爺“……”
劉易隨便打了個馬虎眼,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劉老爺並沒有要深追究的意思,對於自己兒子,他向來是極寬容的。
就像是劉易是如何會小高爐煉鐵法的?
他心中疑慮,但也隻認為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生而知之者,自己的紈絝兒子忽然開竅了。
……
劉老爺將編練團練的事情交給了劉易籌備。
自己則是將精力投入了劉家產業的擴張之中。
劉家成功吞了王家的礦山,還有了劉易拿出的煉鐵法,可想而知劉家的產業規模將會擴大多少。
不誇張的說,有劉易拿出的小高爐煉鐵法作為依靠,劉家的產業很快就可以在整個山西甚至是大明,占據一席之地。
劉易沒回原平縣縣城,而是帶著隨從,回到了劉家在東山的礦場。
在此之前,劉易好好和劉老爺算過一筆賬。